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雕塑 >> 行业新闻 >> 正文
根雕“达人”欲寻接班人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11:18 点击:
  “雕刻”人生已33年     33年寒暑更迭,58岁的合肥市民窦建安练就了一手根雕绝活。别人都说他是个“怪人”,因为作品一件件地完成,却只赠不卖。如今,这个“怪人”也有了心事,他怕这门技艺无法传承下去,想免费招收“弟子”。     一走进窦建安的家,记者就被屋里大大小小的根雕作品吸引了。“仙人指路”用的是50年树龄的柏树根,“龙的传人”整体造型浑然天成……谈起根雕,窦建安如数家珍。     “三十多年了,我都记不清自己做了多少个根雕。”窦建安告诉记者,1980年,在江淮棉织厂从事绿化工作的他,因一个偶然事件与根雕结缘。“厂里让我种盆景,搞绿化,有一天我发现一盆映山红不行了,丢掉了可惜。”因为这棵死去的映山红,窦建安突发奇想开始了根雕创作。“看见杂志上有人利用枯萎的树根、树枝进行创作,便想着,自己何不试试?”就这样,窦建安至今已雕了33年。     轻“雕琢”重“意境”     1983年,窦建安完成了他的第一件正式作品“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件精心打磨了三年才完成的作品被当做结婚礼物送给了亲戚。CdN-Www.2586.wANg“现在还在他家摆着呢。”提起这事,窦建安很骄傲。     据窦建安说,这些年做成的根雕作品不少都送了人,自己留下的也还有一百多个。“我一辈子,没有旁的爱好,也不追求名利,就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东西,所以绝对不对外出售。”     在窦家客厅的最显眼处摆着他的最新作品“捕食”,作品构建了老鹰捕蛇的场景:老鹰独立枝头、蓄势待发;蛇盘在树下吐着“芯子”,造型非常生动。窦建安介绍,老鹰的制作材料为杜鹃树根,是三年前在金寨寻访所得,而底座则由罗汉松制成。他说,自己的根雕制作轻“雕琢”而重“意境”。     58岁的窦建安神采奕奕,身后是他的根雕作品“捕食”。     渴望手艺有人传承     “做根雕是个苦活、累活、耐心活。”窦建安对记者感叹道,一件好的作品从选料、构思、打磨、修饰到完工,甚至要耗时几年。有时选好一块木料,经过一个夏天的风干后还不符合雕刻要求,就又要再等一年。     为了寻访合适的木料,窦建安走遍了周边郊县,翻遍了农户家里的柴火堆,“一千根木材里能发现一根可造之材,就是万幸了。”窦建安说,这都不算什么,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这门手艺失传,他曾苦劝自己的儿子学习根雕,但年轻人耐不住性子,始终不愿答应。     “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根雕手艺的传人,把我这半辈子的追求延续下去。”窦建安说,只要是真心喜爱根雕、耐得住性子的人,他都愿意免费传授技艺。想学根雕的市民不妨拨打本报热线电话962000,看看你是不是窦建安师傅眼中的有缘人。(记者:张洪金)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