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成立的南京雕塑协会,希望当好“经纪人”的角色,把一些雕塑家的创作成果能够和市场,和雕塑企业接轨。经过一段时间运作和摸索,东郭介绍称,架上雕塑将是未来最有前景的一个方向。“如果做得好,将为全市甚至全国带来巨大财富。”
所谓“架上雕塑”,是指雕塑家个人探索性较强、创作风格较明显、受公共环境因素制约较少的一类体量较小的雕塑,因多在轴架上完成而得名。
在国际收藏市场,架上雕塑一直是宠儿,甚至已经成为艺术与高贵的象征,拍卖价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雕塑屡见不鲜。如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国际雕塑大师贾科梅蒂的一件青铜雕塑《行走的人》以惊人的6500万英镑天价被拍出(约合1.043亿美元),刷新了毕加索《拿着烟斗的男孩》创下的1.042亿美元的纪录。
但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架上雕塑却正处于起步阶段。雕塑宗师刘开渠先生的《童趣》在2007年以500余万元拍出。
为防止雕塑被模仿、被复制,两年前东郭开始筹划一个防伪的解决方案,即在雕塑中植入一个印章大小的芯片,通过外读设备来解密,这样就等于给每件作品一个身份证。一扫描,该作品的图像、照片,作者签名、印鉴章以及该作品的简介、作者的介绍等都一目了然。
“我们希望这个技术能让南京的一些雕塑家甚至是全国的,或者更大范围的雕塑家能获得创作上的自由,并且他的作品能在市场上流通。cdN-WWw.2586.WANG”东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