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雕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大匠门下 雕艺流芳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12:42 点击:

  自2013年1月17日至2013年2月28日,一场名为“大匠门下·乐清王家黄杨木雕珍品荟展”的别开生面的黄杨木雕展将亮相南京东路558号珍宝馆。本次展览由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浙江省乐清市市委宣传部、温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由上海新世界旅游纪念品有限公司、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乐清市王家黄杨木雕研究所、乐清市王氏木雕艺术有限公司、杭州郑胜宁雕刻艺术研究所共同承办。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笃纯、王笃芳在内的九位工艺美术大师将携带数百件王氏黄杨木雕的精品参加本次展览。

  以王凤祚为代表的王家黄杨木雕艺术,在现代黄杨木雕中影响力很大,成就极高。王家一门几代人皆潜心于黄杨木雕的创作与研究,这就使得王氏黄杨木雕,有了一种一脉相承的艺术风格。本次展览以“大匠门下”为主题,汇集了王氏祖孙三代人创作的艺术精品,可以说是较为全面、系统的展示了王氏黄杨木雕的整体风貌。它既通过作品生动地展示了王家木雕的家族艺术发展史,同时,也显示出了王氏家族这一庞大的创作群体在木雕艺术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相信这场展览将带给广大的艺术爱好者的是一场黄杨木雕艺术的视觉盛宴!

  温州乐清,盛产黄杨木。这就为乐清黄杨木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千百年来,数以计万的能工巧匠,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了乐清黄杨木雕的辉煌成就。如今,乐清已然成为了黄杨木雕最为兴盛和创产之地。这里,不仅名家林立;而且,数百年来沿袭下来的家庭作坊式的创产方式,还造就了颇具影响力的木雕世家的诞生和发展。Cdn-wWW.2586.WanG以王凤祚老先生为代表的王家黄杨木雕则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我国著名的漫画家华君武先生为他们所题的“姜老的辣,小的也辣”,正是对王氏三代艺术家艺术成就的充分肯定。现在,就让我们去走近这些艺术家,用心去体会王家黄杨木雕的魅力!



王凤祚 《苏武牧羊》



郑胜宁 《一行观象》



王笃芳 《傣族风情》



王笃生 《坐禅观音》



王艺 《东瓯王》



王笃清 《包青天》



王和英 《断桥相会》



王京 《百寿如意》



王笃纯 《春江水暖鱼鹰忙》

  一代宗师刀笔开生面

  王凤祚老先生是我国近代黄杨木雕史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一代宗师。他平生治艺严谨,创作的作品有上千件之多。这些作品虽形式、风格各异,但是均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黄杨木雕因其嫩黄温润的色泽特点和纹理特点,所以以人物造型而见长。但是,受到黄杨木材料本身体积的制约,黄杨木的造型又只能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这就要求黄杨木雕的创作者具有很高的造型艺术。王凤祚老先生的作品恰恰巧妙地利用了黄杨木雕的这一体积小的劣势。他塑造出来的作品总是可以以小见大,在有限的空间中传达悠长的理趣情意。

  参展者可以从《苏武牧羊》、《李逵杀虎》等作品中体会到王凤祚老先生非凡的艺术创造力。这些艺术珍品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享誉海内外,这次也将在珍宝馆内闪亮登场。这些作品或取自于中国传统题材,或从历史故事、历史传说或传统小说中选取题材。王凤祚老先生善于塑造处于特定情景中的动态的人物形象;同时,他还善于发掘人物最富包含性的某个动作的瞬间及最具代表性的个性化的形态。所以,当艺术家在挖掘了这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的基础之上,再用他的刀笔将这些特定情景中的个性化的人物瞬间表情和姿态,雕细刻下来之后,一个个形象且传神的黄杨木雕的珍品就诞生了!以《苏武牧羊》为例,眼前的这尊木雕,整体造型十分的简练,刻画的是苏武翘首南望之景。这尊《苏武牧羊》不仅造型准确、生动、传神、洗练,而且整件艺术品极富感染力。以此作为一点,延伸开来,黄杨木雕的无限魅力也正在于此。通过极尽变幻莫测的刀法,一件黄杨木雕作品往往能让人感受到的是“象外之象”的悠长意境。

  二代传人别样呈异彩

  在王凤祚老先生的亲自督学下,他养育的四子三女,现在都已经成为了黄杨木雕的工艺美术大师。他们当中不仅出了两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同时,还出了一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一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乐清王家也已然成为了浙江省著名的黄杨木雕世家。纵观王家二代传人的木雕作品,在继承父辈的艺术风格的基础之上,他们的作品中则更多的融入了他们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悟,这就使得他们的作品各放异彩,呈现出别样的风采。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笃纯先生,偏重于对现代大众民俗风情的挖掘与雕凿。关于这个特点,我们从王笃纯先生此次参展的木雕作品的名字当中,就可以领略一斑。此次展览中,王笃纯先生为我们带来了以下一些作品,它们分别是《高原之歌》、《水乡即景》、《春江水暖鱼鹰忙》、《慈母手中线》、《三人赶集》、《回娘家》、《假日》等,这些作品,件件都反映出的是人世间的亲情。王笃纯大师将这些极其平淡的日常生活,平和的表现出来。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向往之情。作品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恬静淡雅的气韵。真可谓是“绚烂之极”的平淡。

  同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王家次子王笃芳的作品,则包含了各类题材。多年以来,王笃芳大师转益多师,游走于民间与学院之间,这就使得王笃芳大师的作品站在了传统与现代的节点上,极富包容性。在他的作品,充满了如诗如画梦幻气息的《傣族风情》、《泼水节》,创作的灵感来源于1978年,他的毕业实习考察。如梦如幻般的西双版纳,不仅激发了王笃芳大师当年潮水般的创作热情;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西双版纳奇异的热带雨林风光、曼妙的傣族少女、狂热的泼水节,逐渐成为了王笃芳大师创作源泉中的一丝泉水,清冽无比。同时,王笃芳大师还善于雕刻各类历史人物形象。他笔下的《楚魂》、《东坡吟》、《大唐盛世》、《老子说道》、《李清照》等,不仅有精雕细刻之处,还有泼墨写意的手法。屈原的怀心侘傺、李清照的清秀婉约、东坡的直爽豪迈,一经王笃芳大师之刻画,则精神气质顿出,令人顿感精妙。

  王家木雕的二代传人中的其他艺术家则各有千秋。长女王和英大师所涉及的木雕艺术题材非常广泛。早期,王和英大师比较侧重于在作品中突出对于现代生活的表现,如她的代表作《接弟弟回家》就是典型的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作品。到了后期,王和英大师则在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的塑造中全面发展,创作了作品《鉴真东渡》、《断桥相会》等作品。王和英大师作为一位女子,她创作的作品,在构图上,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了一种女性特有的柔美之气,这就构成了她所创作的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三子王笃生以佛门艺术见长,他塑造的《坐禅观音》、《西方三圣》、《站持经观音》造型典雅,均为黄杨木雕艺术品中的精品佳作。幺子王笃清则擅长于黄杨木雕的人物及传统题材的创作。本次展览中,其代表作《包青天》、《达摩》、《渔翁》等都将亮相珍宝馆展厅内,简约洗练的构图艺术、可感的形象塑造,造就了这些黄杨木雕佳作的诞生。二女婿郑胜宁则很注重于在黄杨木雕的雕刻技法上的创新。他的代表作《岁月》、《一行观象》等,均巧妙的取用了黄杨木的可用之处,略加雕凿,随类赋彩,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亦使得郑胜宁的木雕作品显现出与众不同的高雅品位。

  三代传人锐意创新颜

  此次“大匠门下乐清王家黄杨木雕珍品荟展”汇聚了王家祖孙三代的大量木雕精品。在这里,我们不仅能看到王凤祚老先生所创作的木雕臻品;王家二代艺术家风格迥异的木雕佳作;同时,我们还可以领略到王家第三代艺术家的艺术精品。王凤祚老先生的孙女王京、孙子王艺在长辈的影响和悉心培养之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如今也在木雕艺术创作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他们的艺术风格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王京的木雕艺术,在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的基础之上,同时又不失柔美娇媚之风;而王艺的作品,则于充分的表现了生命的活力基础之上,充满了阳刚之气。

  珍宝馆展厅内摆放着王家祖孙三代的黄杨木雕精品,它折射出的不仅仅是“王家黄杨木雕”的辉煌成就;同时,也折射出了中国黄杨木雕的当代风采。我们相信,在包括“乐清王家黄杨木雕”等多个木雕世家的共同努力之下,黄杨木雕艺术必定会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