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雕塑 >> 行业新闻 >> 正文
牛皮不是吹的 是用来雕花的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12:52 点击:



弹弓套



正在雕花的何召贤



华美皮雕



钱包
 

  做毛笔的、爆米花的、磨菜刀的、扎灯笼的、做虎头鞋的……无论哪行哪业,但凡力所能及,便动手去做,且做得漂亮的。因为,在机械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现代社会,匠人文化日渐式微。走街串巷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他们模糊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文明的街角。cdN-wWw.2586.wANG但仍有一些向往朴素美好、追求本真生活的人,推崇并坚守着人类最质朴原始的劳动方式。
   
  在他们的影响下,一度消失的手艺传承有了复兴的趋势,“动手去做”正成为一种新时尚,但其意义并不止于时尚。
   
  他造的,都是让人惦记的好东西
   
  何召贤家住瀍河回族区旭升村,独门独院的小洋楼,院内逼仄,房屋很多。他的工作室在二楼,不大,陈设高雅:墙上挂着梅、兰、竹、菊“岁寒四友”图;茶桌旁摆着一株白鹤芋,因为天冷,冻得有点儿蔫儿。
   
  最打眼的是窗台前的那张工作桌,密密麻麻摆满了各式工具,却满而不乱。桌上摊着两三张雕饰精美的牛皮,看样子像是半成品,完工后就是钱包、名片夹和皮带,它们看起来纹路别致、华美不俗,我敢打赌,任何一个女人看了都会动心,想将其据为己有。
   
  这里看起来就是一个专业的手工作坊,不过比一般的作坊更为井然有序、干净雅致。
   
  何召贤请我喝茶。他的茶台是一块黑色的乌金石,中间凿了漏水孔,覆以细窄的竹篾,与众不同。他说这茶台和所有的皮雕工具一样,都是从网上淘的。
   
  从小就是拆装高手,长大用木头自制手机壳
   
  何召贤说,他5岁的时候,爸爸送给他一辆电动玩具车,他把它拆得七零八落,这不算啥,难得的是他还能组装复位,一个零件都不差,组装好的小汽车灯还亮、车轱辘还转。
   
  19岁时,何召贤高中毕业,没上大学,直接创业。他做过家电生意,卖过电脑。那时他仍习惯性地把各种电器拆来拆去、深入研究。
   
  实践出真知,他成了专业的电子产品维修专家,并常有令人咋舌的发明。比如,他把手机的外壳全部拆掉,亲手做了一个硬邦邦的木壳,把机芯装进去,得意扬扬地摁着木键盘。
   
  有这等本事的牛人,即便没有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也是受器重的。本市一家科研所慧眼识英才,将其招至麾下便是明证。

  皮雕的小众性,决定了他必须自学成才
   
  3年前,何召贤的朋友从广州带回来一个黑色小腰包,“闪”花了何召贤的眼睛。那腰包初看无奇,细观手工精湛。在洛阳,何召贤没见过这么好的手工皮具。在那之前,他对木工很感兴趣,有空的时候就一心一意玩儿锯子、刨子,不然也不会鼓捣出一个木手机壳。见了这个腰包之后,他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开始在网上搜罗跟皮具有关的一切资料。
   
  这一搜就搜到了皮雕艺术。所谓皮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皮革绝佳的可塑性,在动物的毛皮(一般是牛皮)上雕饰图案、花纹。每一件皮雕作品均融入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创意巧思,因纯靠手工,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皮雕艺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皮雕作品雕刻精美、工艺细致,一度是欧洲皇室贵族身份和名望的象征。但这种皮雕工艺就跟中国的家族秘方、武林宝典一样,通常是私下传授的,并不曾公开和流行。直到哥伦布发现美洲时,皮雕才由西班牙传入美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皮雕工艺被美国占领军传入日本,近几年才传入中国。
   
  “国内像我这样的皮雕爱好者,大概只有几百个。全洛阳只有两个,算上我。”皮雕的小众性和何召贤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只能自学成才。
   
  还好,网络让一切成为可能。何召贤从网上搜罗、购买各种与皮雕有关的资料、工具,关门闭户,专心研习。

  雕牛皮,蕴含无穷的乐趣
   
  何召贤的第一件手工作品是针盒。这个大男人捏着缝纫针,缝了两个半小时,用牛皮缝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针盒,这让他信心大增。
   
  之后,他开始在牛皮上雕花。雕的是唐草(一种植物的图案),据说这是盛唐时流传到欧洲去的。可见许多老外跟中国人一样,有“盛唐情结”,所以现在皮雕多以这种花纹为主。初看到唐草图案的人,都不敢想象能在软牛皮上把它雕刻出来。何召贤一开始心里也没谱,但他有底气。
   
  感谢何召贤有一份稳定的好工作,不然他练手练不下去:皮雕要用上等的熟牛皮,比如植鞣革。这种牛皮熟一张要花3个月,价格昂贵,巴掌大的一块就得百十元;缝牛皮的棉麻线,比金线还贵,用时还得涂上蜂蜡,以使这线更为坚韧。
   
  何召贤每天下午六点半下班,一回家就雕牛皮,一直忙到半夜三更。若逢周末,他更是钻在屋里一两天不出来。何召贤的老婆是个贤惠人,丈夫做什么她都支持,由着他夜以继日地在屋里雕牛皮,估摸着丈夫饿了,还把饭菜端到他跟前。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何况何召贤本来就聪明绝顶,练着练着,他的手艺日渐精湛。
   
  他给熟牛皮染色,染得比专业染工还均匀。看他雕牛皮是一种享受:拿蘸了水的刷子往牛皮上一抹,使牛皮更吃劲、更有弹性,然后用旋转刻刀雕啊雕,拿压花小钻头敲啊敲……那真是陶醉其中,其乐无穷。
   
  “皮雕是一门艺术。一件好的皮雕作品是能传世的,用上百年不成问题,有意义、有价值。”
   
  3年来,何召贤完成了上百件皮雕手工艺品,送媳妇儿、送同事、送朋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他因此心情舒畅。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