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雕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原材料稀缺存世量有限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13:05 点击:



清代犀角雕松鼠葡萄杯





明代犀角雕一束莲杯
 

  犀角雕刻古已有之,从宋代开始,文人雅士开始在犀角酒杯、盏、觚上进行雕刻,以显示雕工和画工。至明代中后期,东南亚、非洲犀角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大量流入中国,犀角雕刻工艺也迅速走向成熟。如今,犀牛角雕刻品凭借其原材料的稀缺性和雕刻的精致性越来越受到甘肃藏家关注,其逐步升温的收藏热使得我市各大古玩市场上假“犀角杯”频现。

  甘肃省收藏协会会长鲍建和告诉记者:“如今,收藏作为人们的一种高雅的消遣和投资理财活动已日趋普遍,业余收藏爱好者数量不断扩大,其收藏的品种和门类也在不断增多,如同犀角雕这般难得一见的高贵工艺美术品,都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关注的对象。Cdn-wwW.2586.wANg历史岁月中那些被束之高阁的犀角雕刻品,在盛世收藏的今天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中。”

  收藏热度高10年市价上涨十几倍

  “自2005年年底以来,随着字画、陶瓷等艺术品收藏空间的相对萎缩,犀角雕受到更多投资收藏者的关注与追捧,犀角雕刻工艺品10年前后市价涨了十几倍,竞拍价格屡屡上扬。”十几年来,伴随着一份钟爱与执着,鲍建和对犀角雕已有了丰厚的收藏、研究经验,他说:“收藏圈内常说的竹木牙角四大雕器中‘角’,主要是指犀牛角,现今流存于世的犀角雕器多为我国明清两代所制,为我国民间藏界所推崇,在我国及欧美国家各大博物馆都有珍藏。”

  他说:“国内目前字画、瓷器等藏品拍卖价格的相对下跌以及大量假冒藏品充斥市场导致很多收藏爱好者遭受心理冲击,部分投资收藏者的投资手段趋于理性,开始大胆尝试像犀角雕这样升值空间大、稀缺型资源性藏品的投资。尤其在北京、上海两地,拍卖公司的犀角雕交易十分活跃,在相对闭塞的西部地区,很多外地投资收藏者赶来竞拍当地拍卖会场上的犀角雕。”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尚存于世界各地的明清时期犀角杯只不过四五千件左右,且大部分皆为中外各大博物馆收藏,流落于民间的不过千余只。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收藏活动尚未兴起,犀角杯的艺术价值还得不到社会广泛的重视,有不少犀角杯甚至被研碎作药材使用。80年代后期,内地艺术品市场逐步兴起,犀角杯的艺术价值才渐渐被重视。

  材质、制作年代决定藏品身价

  犀角雕缘何在各类收藏品中跃然而起,其升值潜力步步上扬的动力来自何处?对此,鲍建和认为:“犀角,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牙角料之一,十分罕见,在犀牛被列为世界珍稀保护动物后,世界各地均禁止捕杀该野生动物,市场上现在基本没有真犀角出卖,而且年代久远的犀角会被侵蚀,所以流传下来的犀角雕基本都是明清时期的精美工艺品;另一方面,春秋战国连年的战争使我国境内犀牛厄运难逃,自秦汉以后,犀牛在中国数量锐减直至绝迹。目前,流传下来的犀角雕原料,大多从亚、非洲其他国家进口,数量较少,因而显得更加珍贵。此外,犀角雕之所以价值上扬还因犀角本身是一种名贵中药材,盛放在犀角杯中的酒或水能吸取犀角本身的药性,起到凉血解毒的作用。”

  目前,喜好犀角雕的甘肃藏家已越来越多,但真正对其价值有着清晰认定的人却不多,对此鲍建和表示:“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材质特殊性决定犀角雕存世量有限,且十分珍贵;既有实用功能,又具欣赏价值,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犀角雕外表图案记录着中国传统文化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多表现深远、幽闲、高逸的意境,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十分突出。”

  他说:“看一件犀角雕价值的高低,除了看材质,还要看制作年代、雕刻流派以及是否出自名家手笔。如果出自名家手笔,其身价往往更高。”

  犀角雕鉴赏、保存有妙招

  “其实,犀角的鉴定不难,但由于犀角十分珍罕,一般人能上手的机会不多,所以不少收藏者和古玩商只好凭着猜测臆断。关于犀角的成分,最新研究表明:犀角不是凝结的头发,它没有头发的囊,它实际上是由纵向的角朊纤维所组成的固体集合体。”随着近年来犀角雕件收藏热潮的涌现,市场上的假犀角雕件也多了起来。针对此,鲍建和向记者分享了他数十年来的经验和心得:“首先,现存的五类犀角的共有鉴别特征是犀角表面有国外行内人士所称的‘发丝纹’或国内所称的‘竹丝纹’,其他仿造犀角制品的截面都不具有这样的特征。而色泽也是区别犀角雕和其他仿造品的重要特征,真品犀角雕中有蜜色、毛栗子色和深红色,凡是桔红色的必是伪品。”

  “其次,还要学会区分亚洲犀角雕和非洲犀角雕。亚洲犀角是独角,比较短,且形状比较特殊,角上有纵清代犀角雕松树龙纹杯向纹路,横断面呈‘栗米纹’,角的前后有‘天沟地岗’,质地半透明,在光照下呈玛瑙色。相形之下,非洲犀有长短两个角,长的有80多公分,梗性,质地较差,易燥裂,色偏白。特别是要能够鉴别制作年代、雕刻流派以及是否名家手笔,尤其是要仔细分辨题款,许多雕刻名家在犀角雕作品上都会题下落款,有名家落款的犀角雕更显珍贵。”鲍建和强调:“犀角雕在保存上应注意技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因犀角雕刻的材质质属有机,不耐腐蚀,变化无常的气候温差均对犀角雕的外形有一定影响,所以保存时也要区分南北。在南方地带,气候略显潮润,犀角雕怕虫蛀,最好依照该藏品的大小外形为其准备一个木盆,里面搁置一包防潮剂即可;在北方应该多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干爽,注意用干净的软纸将犀角雕包起来避免它药性的挥发。经过这些简单的处置,犀角雕的保存期将随着它价格的飞涨共同上扬。”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