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约克郡“大胆创新”的宣称是“欧洲雕塑之都”。这从侧面反映出英国主流艺术狭隘的民族主义。
从地理位置上看,英国远离欧洲大陆。保守党经常揣摩人们和大陆的联系,像个欲壑难填的怪物总是妄想不劳而获。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同盟:艺术界。
艺术博物馆及其馆长好像与生俱来就围绕在开明的氛围里,自由主义的形象,但在其艺术主流的道路是狭隘的独特的英国右翼的欧洲怀疑论者。
如果你需要证据,让我们去约克郡,在约克郡雕塑公园附近的Hepworth Wakefield画廊是为了表彰两位著名当地艺术家的出色工作。芭芭拉·赫普沃斯(Barbara Hepworth)和亨利·摩尔(Henry Moore)。但看来,约克郡并不满意于此,觉得此举并不能完全显示出对这些艺术家的尊重。所以,“欧洲雕塑之都”应运而生。
我差点窒息在我的浓咖啡里。那罗马、佛罗伦萨、雅典、巴黎又算什么呢?
我知道欧盟目前麻烦不断,但这并不是英国艺术否认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原因。cdn-wWW.2586.WanG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利。基克拉迪群岛就有比约克郡更好的雕塑,它被称之为“欧洲雕塑之都”还有情可原。因为正是在这里,在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居民创作的抽象雕像,才第一次真正地艺术地再现了优美的人体。
但约克郡很严肃的宣称是“雕塑之都”。而罗马应该更有实力来竞争这个称号,罗马的贝尼尼的《天使》和米切朗基罗的《摩西》与竞争君士坦丁的《巨人像》。罗马还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佛罗伦萨的雕像也是十分引人注目,多纳泰罗(Donatello)的《圣乔治像》,还有米切朗基罗的《大卫》共享着这个城市的荣誉,静看沧桑变换。
还有巴黎呢!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米切朗基罗的《垂死的奴隶》,还能参观罗丹美术馆,还有毕加索美术馆,那有用自行车零件创作的《公牛头》塑像。
英国是欧洲雕塑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角色。而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时,欧洲很多教堂的雕像被新教徒破坏了。在那之后,有些天主教国家,尤其是意大利罗马教皇耗费巨额开支修缮和新建,并因此而产生了雕塑界的天才如卡诺瓦。
欧洲真正称得上时候一个雕塑博物馆。在这个活色生香的博物馆里,英国更像是礼品店,在纷繁的复制纪念品中,约克郡就好像是隐藏在《大卫》身后的茶壶。(作者:Jonathan Jones 来源:卫报 编译/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