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雕塑 >> 行业新闻 >> 正文
六旬老人成加工根雕专业户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14:10 点击:
\
邢祥财的作品《孔雀》

  12年前,他到千佛山游玩偶遇根雕,心生兴趣,从此迷恋上了制作根雕,村里人都说他“不学好”。一根筋的他始终把玩着树根不肯放弃。2009年以来,他制作的根雕屡屡获奖,名气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请他“加工制作”根雕。如今,2013年还未来临,顾客送来的树根已足够他制作一年了。

  他叫邢祥财,今年60岁,是乐天小区段庄一名普通的农民,脊椎压迫神经使得他背驼得厉害,只能弓着腰走路。现在,根雕几乎成了他全部的生活。

  千佛山一游情定根雕

  12月11日,零下4摄氏度,在长清区乐天小区段庄社区4号居民楼前,一个子不高、后背高高隆起的老人正埋着头,手里拿着工具围着一个树根来回的修整,他就是60岁的邢祥财。“就和上班一样,吃完饭就开始雕,下小雨也得雕,除非下大雨才不干了。现在天冷了,也要坚持干到元旦。”邢祥财笑着说,继而又埋头修整树根。

  邢祥财喜欢上根雕是一次偶然的机会。2000年,他和家人到千佛山游玩,看到有人售卖根雕。cdN-Www.2586.wANG只几分钟的时间,他就被根雕“绝妙”的姿态吸引了。回家后,他开始找树根制作根雕。可是树根找来了,他拿着工具,就是不敢下手,不知道要修成什么样子。为此,他买来小儿读物、小儿画书,比着书上的形象进行雕刻。有时觉得书上的牛羊不够形象,他就跑到邻居家去看个究竟。村里不少人议论他“不学好”,家人也进行劝阻。8年间,他不仅没挣到钱,反而搭了不少钱,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根雕。

  由于没有经验,找来树根后,审型成为比较困难的事,邢祥财自己摸索了三四年后,拜了一位有经验的根雕师为师。2009年,他雕刻的《普度众生》获得了一个展览会的金奖。正是从这件作品开始,他慢慢有了名气。

  游玩仍不忘“寻根”

  12月11日,邢祥财带领记者来到他的店铺“根乐汇”,里面摆放了十多件根雕作品,其中《守望》获得今年“长清根雕展览”金奖。说起这件作品,邢祥财笑着说,他在外游玩时,无意间在农田地头发现一个树根露着半截,很有特点。制作根雕多年后,邢祥财审型的水平已经得到很大提高,他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树根。将树根清洗后,他远远地审视了几分钟,想到了坐在地上的虎,最后作品就取名《守望》。

  雕制根雕多年,“寻根”成为邢祥财的习惯。在他店铺的西墙角落,摆放着雕制的《孔雀》,这件作品所用的树根是邢祥财用200多元买来的。“我在街上溜达时,突然在村民家门口发现了这个树根,天然形态一看就像孔雀。我从那户人家买了它,带回家就开始雕制。制作十多天后,孔雀就成型了。”邢祥财说,雕出来的根雕不值钱,天然形态才最值钱,一个树根的天然形态决定着这件根雕作品的价值。所谓的根雕,就是在树根天然形态的基础上进行修整,让形态更加明显、生动,在一件根雕作品中,雕刻的比例不能超过30%。

  12年间,他制作了200多件根雕作品,其中30多件获奖,这些获奖的作品大都被人买走。在这些作品中,《十二生肖》雕制所用时间最久,花费了70多天。“这个作品在2008年夏天完成。需要雕制的形象很多,材质有限,雕刻一个形象的同时还要考虑另一个形象。有时自己的想法很好,但树根的天然形态修整后未必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制作根雕,还是要以天然形态为主,在此基础上施展自己的想法。”邢祥财说。

  2013年“档期”已排满

  随着作品不断获奖,邢祥财被越来越多的人熟识。从2010年起,不少人开始往他这送树根,让他雕制根雕,他渐渐成了加工制作根雕的专业户。根雕已从一种兴趣发展为他的职业,从早到晚他都在忙碌着雕制根雕。现在,2013年还未来到,明年一年的树根都已送到他家,“有可能一年都干不完。”邢祥财说,一年下来,他大约能制作七八十件作品,平均四五天一件,加工费用按作品价值的20%收取。3年来。他已经加工制作30多件檀木作品,“目前,我加工过的价值最高的檀木作品是一件实用茶台,价值20多万元。”

  现在,邢祥财每天吃过饭,就来到楼下加工制作根雕。长久地半蹲着身子,他的脊椎压迫神经的老毛病越发严重了,现在他的背越来越弯了,走起路来,身高仅有1.4米左右。“其实,根雕是无止境的。可能原来你觉得这件好,过段时间会发现有比这更好的。现在让我加工根雕的人越来越多,送来的树根明年一年都不一定能制作完。”邢祥财笑着说,制作根雕是一种乐趣,但也是一种苦活,得能吃苦。夏天再热、冬天再冷,也得雕制。一到冬天,由于长时间蹲在室外,他的手、脚都会冻伤。“也许再干几年,就会歇歇了。”邢祥财笑着说。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