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件清代竹雕和合二仙摆件为二人站立像,高39厘米,赭黄色,取竹根为材,采用立体圆雕技法雕刻而成,古朴、精致,纹理清晰细密。只见寒山、拾得一矮一高,拾得双手持一支荷花,细长的茎干弯曲而上,一朵硕大的荷花绽放在拾得的头顶;寒山腰挂葫芦,一手紧搂拾得,显得十分亲昵,一手捧着带盖的圆盒,与荷花一起取谐音寓意和(荷)谐和(盒)好之意。二人身披袈裟,蓬头赤脚,神态安详,相互依偎,更显其友情之深厚。面如满月的脸上笑意灿然,眼睛微微眯缝,尽显慈祥、善良之态。
竹雕艺术产生于清代中期,工艺极其精湛,门派林立,主要有嘉定与金陵两派,技法多样,竹根、竹身、竹尖皆可作为雕刻材料。cdN-WWw.2586.wang竹雕工艺品林林总总,香筒、笔筒、扇骨、臂搁、摆件、佛像、鼻烟壶等等五花八门,或用于书房,或用作陈设。清代竹雕作品主题取材广泛,山水、仕女、花鸟、猛兽、神仙、鬼怪均是竹雕工艺品上常见的图案,而人物雕刻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题材之一,多取材于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以和合二仙为题材的竹雕作品多见于笔筒和各种摆件。
这件和合二仙竹雕作品巧妙地利用了一段竹根,雕刻浑厚朴实且十分细腻,刀法透剔洗练,圆熟流畅,显得干净利落,连袈裟的起伏、褶皱也刻画得流走自然、细致入微,将立体圆雕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极富立体美感,体现了清代竹刻艺术家“用刀如笔”的高超技艺。人物刻画精细传神,线条简洁柔和,纹样严谨细腻,形象逼真。二仙周身凹凸有致,光滑可鉴,将和合二仙憨态可掬、诙谐有趣的特点塑造得栩栩如生,加上包浆古色古香的色泽,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