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白玉石雕有哪些代表作品?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22:58 点击:
汉白玉是大理石的一种。它质地坚硬洁白,石体中泛出淡淡的水印,俗称汗线,故而得名。大理岩由石灰岩、白云岩变质而成。由于岩浆的侵入,石灰岩在高温及压力作用下内部组织重新调整,成分发生变化成为大理岩,当大理岩化学成分纯粹时,便呈现出纯白色,这就是汉白玉,它是一种名贵的建筑石料。汉白玉作为室内装饰,既高雅,又不失品位。很多老外的家里都选择汉白玉做的饰品,圆润纯白,不愧是国家石材“一号”,汉白玉,其中数北京房山高庄的汉白玉为最佳,我国很多地方也有汉白玉矿,如四川,湖南耒阳,等等。今年来汉白玉矿石也越来越少了,优质的汉白玉价格也越来越高。
历代皇家御品,如闻名中外的北京故宫,从奠基石至龙凤浮雕,从华表日晷到云龙御路,皆选用了发昂山大石窝汉白玉,而且,于故宫之外,几乎所有的皇家园林都离不开房山的汉白玉。清润素雅、庄重伟岸的汉白玉筑造了一副永垂不朽的壮丽史诗。
1、北京文明的灿烂足迹
万佛堂创建于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原名龙原寺。佛堂为三间无染建筑歇山顶,门窗为汉白玉发劵,浮雕禽鸟花卉。殿正面和山墙下端镶嵌“万菩萨法令图”,幅长23.8米,高2.4米,由31块长方形汉白玉浮雕拼嵌而成。浮雕正中释别字牟尼举手说法,两侧菩萨天王护持。诸佛、菩萨及传乐天人等万头攒聚,出没于山川云霭之间,为唐代浮雕艺术珍品。
到了金代和元代,汉白玉被广泛运用于都城建设,这就是现今故宫的前身。cDN-WwW.2586.WAnG
2、雕栏玉砌的明清故宫——紫禁城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大石窝的汉白玉成就这一中国古典建筑中的杰作。承重墩台的汉白玉须弥基座,庄重伟岸的汉白玉华表、石狮,秀美的金水桥,精致的汉白玉栏杆----质地坚硬,清润素雅的汉白玉筑造了一副永垂不朽的壮丽史诗。
故宫里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最吸引人的三座大殿,它们都建立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三层台基上,三层台基中有三层石雕“御路”,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在故宫保和殿后面的御路上镶有一块长方形的巨大汉白玉石雕,雕有九条巨龙,出没于流云之间,下面为海水江崖,石雕四周雕刻有卷草纹图案,整块石雕构图极为严谨壮观,形象生动,雕饰精美,堪称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的瑰宝,是紫禁城的重要一景。它是目前保存最大的一块古汉白玉石雕,重约二百吨。这块产自京西房山大石窝的石雕为明代遗物,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3、明清祖庙及其它皇家祭祀性建筑
在中国古代,祭祀是国家大事。明清石器,作为都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北京建设了太庙、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先农坛等大量祭祀性建筑。
天坛座落于北京东南隅,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上天,祈祷五谷的地方,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坛庙建筑群,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祈年殿是天坛的象征。大殿,金壁彩画,富丽堂皇。外围由汉白玉栏板环绕,更显尊贵典雅。寰丘坛是皇帝在冬至日祭天的场所,是由汉白玉砌成的一座5米多高的三层露天圆台,置于外方内圆的两重围墙里,象征“天地方圆”之说。
4、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建筑
汉白玉的优良特性,使其成为富丽堂皇的明清皇家园林建筑的支撑和点缀。明清皇家的皇宫主要在北京西郊一代,经过历代开拓经营而越发秀美。经明清两代大力兴建,涌现出着名的畅春园、圆明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颐和园等“三山五园”。
圆明园是清代最大的皇家园林,由万春园和长春园两个附园组成,统称圆明园,誉称“万圆之园”。其中,海岳开襟位于长春园,是清乾隆年间所建的圆明园中最精美的建筑。水中起圆形崇基石台,上下两层均围以汉白玉石栏,石栏内置放盘栽观赏花木。
颐和园是我国保有最完好的大型皇家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有极高地位。其中的玉带桥桥身由青白石和汉白玉雕砌而成,洁白如玉,严若玉带;清宴舫的舫体用汉白玉巨石雕砌而成,长36米,被英法联军毁灭,现存石舫为光绪十九年仿外国游轮造,故设西式舱楼;十七孔桥,全长150米,高7米,仿卢沟桥所造,桥体所用石料是汉白玉,晶莹剔透,桥两边有栏杆,共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雕刻五百四十多只姿态各异的石狮,桥头各有两只大水兽。整座桥给人一种雄伟高大之感。
5、凝聚着历史沧桑的历代陵寝建筑
主要有金陵、十三陵、清陵、清东陵、清西陵等重点帝王陵寝。其中金陵面积约30平方公里,采用中古传统建筑形制,葬有金代十余个皇帝及皇后;明十三陵修建陵寝中,明王朝排除专员到大石窝督理汉白玉的开采和运输,其中的神道石牌坊全部由汉白玉石砌成。夹柱石上雕有狮、龙、麒麟、怪兽,精美逼真,是我国少见的古代石雕艺术杰作;清陵的建筑恢宏、壮观、精美,从碑亭、牌坊到栏板、望柱皆选用了大量上乘的汉白玉雕刻而成,堪称石雕艺术宝库。
6、遍布京城的佛教寺院建筑
北京作为着名古都,佛教传播非常繁荣,遍布京城内外的着名寺院数以百计,汉白玉无一例外地使用在佛教建筑中。潭柘寺大雄殿四周环绕的汉白玉栏杆;戒台寺的三层、四出陛,底层见方的759平方米的戒坛,为汉白玉雕成的石座;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四面浮雕的381尊玉佛像;下寺石塔的佛龛、塔身由汉白玉石四块合成;镇江营塔有汉白玉石结构;清净化城塔由5座汉白玉石塔组成,主塔高16米,为清代佛教建筑艺术精品,兼容汉藏两族艺术风格。
7、历代桥梁和水利工程建筑
汉白玉作为桥梁建筑材料,北京地区可以追溯到金代,此后的元、明、清历朝历代,所建用于交通的古桥100多座,多以汉白玉为主要建筑材料。石窝汉白玉谱写了北京近千年的桥梁建筑历的辉煌。
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见证。它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处,成于明昌三年,桥身全部用白石建成,长266.5米,11孔,气势如虹。桥旁建有石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精刻石狮485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桥东有一碑亭,内立清乾隆“卢沟晓月”汉白玉碑。
金水桥分为内外金水桥,建于明永乐年间。桥身全部用汉白玉砌成,栏板刻有云龙纹的纹饰,造型优美,雕刻精细,宛如玲珑剔透的雕冰砌玉,显得素雅美丽。
琉璃河石桥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距今400多年的历史。桥身全部用巨大的方石砌筑,结构严谨,气势宏伟。作为北京地区着名的古代桥梁之一,琉璃河石桥在北京古代桥梁建筑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代皇家御品,如闻名中外的北京故宫,从奠基石至龙凤浮雕,从华表日晷到云龙御路,皆选用了发昂山大石窝汉白玉,而且,于故宫之外,几乎所有的皇家园林都离不开房山的汉白玉。清润素雅、庄重伟岸的汉白玉筑造了一副永垂不朽的壮丽史诗。
1、北京文明的灿烂足迹
万佛堂创建于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原名龙原寺。佛堂为三间无染建筑歇山顶,门窗为汉白玉发劵,浮雕禽鸟花卉。殿正面和山墙下端镶嵌“万菩萨法令图”,幅长23.8米,高2.4米,由31块长方形汉白玉浮雕拼嵌而成。浮雕正中释别字牟尼举手说法,两侧菩萨天王护持。诸佛、菩萨及传乐天人等万头攒聚,出没于山川云霭之间,为唐代浮雕艺术珍品。
到了金代和元代,汉白玉被广泛运用于都城建设,这就是现今故宫的前身。cDN-WwW.2586.WAnG
2、雕栏玉砌的明清故宫——紫禁城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大石窝的汉白玉成就这一中国古典建筑中的杰作。承重墩台的汉白玉须弥基座,庄重伟岸的汉白玉华表、石狮,秀美的金水桥,精致的汉白玉栏杆----质地坚硬,清润素雅的汉白玉筑造了一副永垂不朽的壮丽史诗。
故宫里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最吸引人的三座大殿,它们都建立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三层台基上,三层台基中有三层石雕“御路”,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在故宫保和殿后面的御路上镶有一块长方形的巨大汉白玉石雕,雕有九条巨龙,出没于流云之间,下面为海水江崖,石雕四周雕刻有卷草纹图案,整块石雕构图极为严谨壮观,形象生动,雕饰精美,堪称我国古代石雕艺术的瑰宝,是紫禁城的重要一景。它是目前保存最大的一块古汉白玉石雕,重约二百吨。这块产自京西房山大石窝的石雕为明代遗物,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3、明清祖庙及其它皇家祭祀性建筑
在中国古代,祭祀是国家大事。明清石器,作为都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北京建设了太庙、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先农坛等大量祭祀性建筑。
天坛座落于北京东南隅,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上天,祈祷五谷的地方,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坛庙建筑群,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祈年殿是天坛的象征。大殿,金壁彩画,富丽堂皇。外围由汉白玉栏板环绕,更显尊贵典雅。寰丘坛是皇帝在冬至日祭天的场所,是由汉白玉砌成的一座5米多高的三层露天圆台,置于外方内圆的两重围墙里,象征“天地方圆”之说。
4、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建筑
汉白玉的优良特性,使其成为富丽堂皇的明清皇家园林建筑的支撑和点缀。明清皇家的皇宫主要在北京西郊一代,经过历代开拓经营而越发秀美。经明清两代大力兴建,涌现出着名的畅春园、圆明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颐和园等“三山五园”。
圆明园是清代最大的皇家园林,由万春园和长春园两个附园组成,统称圆明园,誉称“万圆之园”。其中,海岳开襟位于长春园,是清乾隆年间所建的圆明园中最精美的建筑。水中起圆形崇基石台,上下两层均围以汉白玉石栏,石栏内置放盘栽观赏花木。
颐和园是我国保有最完好的大型皇家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有极高地位。其中的玉带桥桥身由青白石和汉白玉雕砌而成,洁白如玉,严若玉带;清宴舫的舫体用汉白玉巨石雕砌而成,长36米,被英法联军毁灭,现存石舫为光绪十九年仿外国游轮造,故设西式舱楼;十七孔桥,全长150米,高7米,仿卢沟桥所造,桥体所用石料是汉白玉,晶莹剔透,桥两边有栏杆,共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雕刻五百四十多只姿态各异的石狮,桥头各有两只大水兽。整座桥给人一种雄伟高大之感。
5、凝聚着历史沧桑的历代陵寝建筑
主要有金陵、十三陵、清陵、清东陵、清西陵等重点帝王陵寝。其中金陵面积约30平方公里,采用中古传统建筑形制,葬有金代十余个皇帝及皇后;明十三陵修建陵寝中,明王朝排除专员到大石窝督理汉白玉的开采和运输,其中的神道石牌坊全部由汉白玉石砌成。夹柱石上雕有狮、龙、麒麟、怪兽,精美逼真,是我国少见的古代石雕艺术杰作;清陵的建筑恢宏、壮观、精美,从碑亭、牌坊到栏板、望柱皆选用了大量上乘的汉白玉雕刻而成,堪称石雕艺术宝库。
6、遍布京城的佛教寺院建筑
北京作为着名古都,佛教传播非常繁荣,遍布京城内外的着名寺院数以百计,汉白玉无一例外地使用在佛教建筑中。潭柘寺大雄殿四周环绕的汉白玉栏杆;戒台寺的三层、四出陛,底层见方的759平方米的戒坛,为汉白玉雕成的石座;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四面浮雕的381尊玉佛像;下寺石塔的佛龛、塔身由汉白玉石四块合成;镇江营塔有汉白玉石结构;清净化城塔由5座汉白玉石塔组成,主塔高16米,为清代佛教建筑艺术精品,兼容汉藏两族艺术风格。
7、历代桥梁和水利工程建筑
汉白玉作为桥梁建筑材料,北京地区可以追溯到金代,此后的元、明、清历朝历代,所建用于交通的古桥100多座,多以汉白玉为主要建筑材料。石窝汉白玉谱写了北京近千年的桥梁建筑历的辉煌。
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见证。它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处,成于明昌三年,桥身全部用白石建成,长266.5米,11孔,气势如虹。桥旁建有石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精刻石狮485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桥东有一碑亭,内立清乾隆“卢沟晓月”汉白玉碑。
金水桥分为内外金水桥,建于明永乐年间。桥身全部用汉白玉砌成,栏板刻有云龙纹的纹饰,造型优美,雕刻精细,宛如玲珑剔透的雕冰砌玉,显得素雅美丽。
琉璃河石桥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距今400多年的历史。桥身全部用巨大的方石砌筑,结构严谨,气势宏伟。作为北京地区着名的古代桥梁之一,琉璃河石桥在北京古代桥梁建筑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