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雕塑 >> 收藏鉴赏 >> 正文
能见证一个雕塑家的成长 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38:09 点击:


许锦添收藏了近180件许鸿飞的雕塑作品。



亚特兰大艺术家BrianDettme的书籍雕刻作品。



向京《不损兽》。



2012年8月18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举行。台湾当代雕塑艺术家陈焕贞的不锈钢系列作品展示。
    资深藏家许锦添与记者分享收藏雕塑的成就感

  收藏周刊记者 赵旭虹

  阿添,行内人都这样称呼他,许锦添在广州的收藏界小有名气。cDn-Www.2586.waNG上世纪80年代初他开始涉足书画收藏,1999年从9000元开始收藏许鸿飞的汉白玉雕塑《秋》,迄今已收藏了许鸿飞的近180件雕塑作品,成为许鸿飞作品的最大藏家。有时许鸿飞搞展览,若需要一些早期创作的精品,有时也要向他借来。在为自己的雕塑收藏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时,又见证着一个雕塑家的不断成长,这种收藏的成就感,让阿添觉得颇为自豪。

  当初迷上收藏,阿添说纯粹是因为喜爱。1999年,阿添在广州艺博院参观雕塑展,看见一件名为《秋》的雕塑,造型流畅圆润、情趣盎然,在一众造型硬朗、以主旋律基调为主的雕塑中颇为突出,他不禁驻足,并记下了这件作品的创作者:许鸿飞。与他结伴看展览的朋友看透了他的心思,问:你想买吗?我认识他。当晚,阿添就与许鸿飞一见如故。阿添说,当时许鸿飞的汉白玉雕塑《秋》才要价1万元,因为雕塑表面有一点弄花了,许鸿飞还答应减到9000元。阿添又用1万元买了《秋》的姊妹作品《冬》。这十多年来,只要一有空,阿添就跑到石磨坊里,与许鸿飞聊天和看他创作。阿添认为,收藏艺术品不是喜欢就购买这么简单,而是通过不断与艺术家交流,了解创作思想、发展方向等,提升个人的艺术眼光,也为自己的收藏行为提供判断依据。他说,“有朋友在30年前,曾经用3000元买过一个画家的画,30年后,这个画家的价格依然是3000元,糟透了。”他说,收藏艺术品时,对艺术家发展潜力的判断非常关键。

  阿添认为,判断艺术家是否有收藏潜力,有四点需要衡量:一,艺术个性是否独特鲜明,即要一看就知道是他创作的作品;二、是否雅俗共赏,这样才有广泛的收藏基础;三、是否有良好的修养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四、社会知名度和活动能力是否不断提升。

  许鸿飞每年创作的室内雕塑作品数量有十几件,阿添看到喜欢的就会收藏,迄今已收藏了近180件,最贵的一件是许鸿飞与黄永玉合作的《亚当和夏娃2》,用了近60万元。许鸿飞最近用翡翠材质进行创作,有些作品据说还在草图设计阶段,就被人预定了。阿添说,他倒是没有收藏。他的观点是,用翡翠这种昂贵的材料进行世俗题材的创作,确实是一种大胆的创新,但他的收藏更看中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技巧。

  对话

  富有生活情趣的作品最受青睐

  收藏周刊:于藏家而言,建立收藏系统有何重要?

  许锦添:收藏首先要热爱,进而要研究。建立收藏系统,等于建构一个艺术家创作的发展图谱,从中体现艺术家创作风格的嬗变,见证艺术家的成长。因此,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更高的收藏价值。

  收藏周刊:当初1万元购买的雕塑已增值到十六七万元,大概等于13年时间增长了16倍,这样的升幅你觉得属于怎样的状态?

  许锦添:正常状态。一个受市场认可的艺术家,正常情况下,每年的作品价格都会有个合理的百分比升幅,体现市场的接受度,并给藏家带来信心。但是,如果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没有市场积累,而价格却突然爆涨,这一定是刻意炒作的结果,入市只会被套。如果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多年保持原价,只能说明其作品不被市场看好,你还敢去买吗?

  收藏周刊:收了近180件许鸿飞雕塑作品,投入不少吧,你如何去“养”它们?

  许锦添:我很早就进入收藏市场,熟知市场的口味。相当一段时间里,不少雕塑还是以主旋律或纪念碑式的风格去创作,无法满足新时代的审美要求,而且人们对雕塑收藏的概念十分淡陌,因此,雕塑很难进入家庭。目前,收藏雕塑的人多是从装饰家居入手,因此,那些富有生活情趣、艺术性与装饰性完美结合的雕塑作品最受市场青睐。当我发现许鸿飞的雕塑作品较多具备以上这些特点时,我会多买几件,最多试过同一件作品买了4件不同编号的原作,等作品升值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把相同的作品拿出来进行交易,如此就能解决一部分再购买的资金。同时,我还画画和进行字画收藏。

  购买渠道

  画廊的精品比例较高

  议价空间也会较大

  目前,购买雕塑等艺术品的渠道主要集中在画廊、艺术博览会、拍卖会、艺术家个人这几种渠道,比较而言,哪种渠道更适合您呢?

  【精品比例】

  画廊:画廊作为专门从事艺术品“销售”的机构,常会聘请一些专业的艺术收藏顾问去搜罗与筛选不同的艺术家以及艺术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选择在这些档次较高的画廊挑选藏品,可选范围较广,精品所占的比例也较高些。

  艺术博览会:展览时间通常只有几天,优点是汇集了众多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比较挑选,但还要看艺术博览会的档次和参展艺术家的水平。

  艺术家:通常没有太大选择空间,除非该作者的作品大量积压。如果你确信自己是艺术家的挚友或大藏家,那又另当别论。

  拍卖会: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行,理论上应该集中的是艺术精品,但目前国内的一、二级艺术市场严重倒置,一般拍卖行的拍品水平会比较参差,精品主要集中在有实力的大品牌拍卖行。

  【价格比较】

  画廊:画廊作为艺术市场中的“销售商”,它就像画家的代理人或批发商。购入的价格,自然就是“批发价”。议价空间较大。

  艺术博览会:因为要加进参展成本,价格一般会比高些,不过到展会结束前,部分参展商会选择“降价倾销”,议价空间会较大。

  拍卖行:要看有多少人跟你在拍场上竟争,无法议价,只能一槌定音。

  艺术家:藏家直接与艺术家进行交易,相当于一种零售关系,藏家购入作品则只能以“零售价”购得,因为是卖方市场,议价空间较少。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