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艺舟双楫》(论书风)
[清]康有为
惟考其(院体)结构,颇与古异,察重楷抹,更有时宜,虽导源古人,实别开体制。犹唐人绝律,原于古体而音韵迥异;宋人四六,出于骈骊而引缀绝殊。其配制均停,调和安协,修短合度,轻重中衡。分行布白,纵横全乎阡陌之径;引笔著墨, 浓淡灿乎珠玉之彩。 缩率更、鲁公于分厘之间,运龙跳虎卧于格式之内,精能工巧,遏越前载。
石庵亦出于董,质力厚思沈,筋摇脉聚,近世行草书作浑厚一路,未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
元康里子山、明王觉斯,笔鼓宕而势峻密,真元明之后劲。
岳忠武书力斫余地,明太祖书雄强过敌,宋仁宗书骨血峻秀, 深似《龙藏》。 然则豪伟丈夫,胸次绝人,点画自异,然其功夫亦正不浅也。
米友仁书中含,南官外拓,而南官佻傈过甚,俊若跳掷则有之,殊失庄若对越之意,若小米书,则深奇秾缛,肌态腴矣。
吾以山谷为行篆,鲁公为行隶,北海为行分也。
宋人之书,吾尤爱山谷,虽昂藏郁拔,而神闲意秾,入门自媚。若其笔法瘦劲婉通,则自篆来。
吾谓行草之美,亦在"杀字甚安"、"笔力惊绝"二语耳。
宋人讲意态,故行草甚工,米书得之。
学《兰亭》当师其神理奇变, 若学面貌, 则如美伶候坐,虽面目光悦而语言无味。cdn-wWW.2586.WAng若师《争坐位》三表,则为灌夫骂坐,可永绝之。
《八关斋》骨肉停匀,绝不矜才使气。
《云峰山石刻》体高气逸,密致而理通,如仙人啸树,海客泛槎,令人想象无尽。若能以作大字,其秾姿逸韵,当如食防风粥,口香三日也。
盖方笔便于作正书,圆笔便于作行草。然此言其大较,正书无圆笔,则无宕逸之致,行草无方笔,则无雄强之神,则又交相为用也。
《龙藏寺》秀韵芳情,馨香溢时;然所得自齐碑出。齐碑中《灵塔铭》、《百人造像》皆于瘦硬中有清腴气。
龙门造像自为一体,意象相近,皆雄峻伟茂,极意发宕,方笔之极轨也。
《惠辅造像记》端丰峻整,峨冠方袍,具官人气象,字仅三四分,而笔法茂密,大有唐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