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这个《钢的琴》气质有点2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6:41 点击:
\
《钢的琴》剧照
    三宝曾在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中透露,音乐剧《钢的琴》将在保利院线全国22家剧院巡演60场,叫板杨坤的32场。现今,《钢的琴》已经启动巡演,并将于明年1月22日至24日在青岛大剧院连演三场,为岛城观众献上一出“向‘二’致敬的工人阶级戏剧”。     剧情突出“2”的气质     《钢的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东北工业城市,钢厂下岗工人陈桂林与前妻小菊在女儿抚养权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女儿提出谁能给练琴的她买一架钢琴就跟谁走,于是陈桂林在退役小偷、全职混混、江湖大哥、猪肉王子这一群落魄兄弟的帮助下,踏上了手工打造钢琴的征途,最终为女儿打造出了一架“钢”的琴。这一故事情节经由电影、话剧等多样艺术形式的演出,早已是耳熟能详,再度打造成音乐剧版本,会带来怎样的新意成为观众们聚焦的重点。     三宝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说:“剧情上只是会略有改动,不要太多铺陈,而是上来就说事儿。”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剧情设置是不同的,就是在音乐剧《钢的琴》中陈桂林的女儿被改编为非亲生的血缘关系,而这个变化更加突出了陈桂林的性格,就是所谓的“2”的气质,女儿都不是他亲生的了,他却还在执着的造着这架“钢的琴”。cDn-wWw.2586.waNG     看似荒诞意在化解悲凉     编剧关山说他在改编 《钢的琴》时,就是要彻底地剥离掉陈桂林“父亲”这个符号,“最后鼓动陈桂林把琴造完的是谁?是他的‘狐朋狗友’们,为什么,在脱去‘父名’之后,包括陈桂林,包括所有人,要从造一架钢琴,用双手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获得自身的意义,重温昔日敢想敢干的精神和荣光!”     三宝则表示:“关山特别钟情这个‘2’,把它作为全剧的气质。其实说到剧本改编,我觉得更多的他在处理一样的内容题材的时候,是对气质进行的改编。在原剧就有的黑色幽默气质上,更突出强化了工人阶级这种执拗、一根筋的气质。这不是恶搞,而是用这种幽默,或者说自嘲,来化解其中的悲凉。”     此外,音乐剧版《钢的琴》运用了非常多样化的音乐元素,包括有许多民间音乐元素,三宝解释说:“音乐剧并不是阳春白雪的东西,而是很平民的艺术,当然就包含了像二人转、红色经典这些大家非常熟悉的表达。”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