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评书书馆还能走多远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6:49 点击:




在京剧、河北梆子等传统戏曲发展举步维艰的时候,评书大家连丽如创办的宣南书馆即将迈进自己的第六个年头。在创办的五年里,宣南书馆新开了两个分馆,其名角带徒、演员非职业化的模式能否成为传统文化表演艺术传承的一条出路呢? 名角带徒带来评书新市场 9月份的一个星期六,小余拿着特意买的折扇来到菜市口的宣武区文化馆,周六是宣南书馆开放的日子,但她并不是冲着评书来的,而是为了让评书大家连丽如在手上握着的折扇上题个字,好送给父亲做生日礼物。CDn-WWw.2586.wAnG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宣南书馆里人头攒动,临开场前已经几乎没有空座位,更让她想不到的是里面大部分还是年轻人,“现在很多传统文化都濒临灭绝了,评书怎么还能这么火,让我十分不解”。小余感慨道。 事实上宣南书馆这种“火爆”的场面并不偶然,自从2007年成立以来,每周六下午上演的评书都会吸引二三百名观众,常常达到满座,过年过节的时候就更热闹了,木凳子、塑料凳都派上用场,没座儿的有墙边站着听的,还有干脆席地坐台上听的 。宣南书馆的评书人梁彦向记者介绍,“南方很多文化平台也有书馆,四五块钱一张票,去的都是老头老太太,七八十岁的人,但是来宣南书馆90%的都是年轻人,有30-40岁的,甚至还有学生,小学生中学生都有”。 在传统文化式微的大环境下,宣南书馆2008年中秋在崇文区开办了第二家书馆,紧接着2009年第三家书馆落户东城区,在谈及宣南书馆成功的秘诀时,梁彦说最重要的是观众的口碑,“评书你来看了以后觉得有意思的话一定会告诉你的朋友,评书靠的就是口耳相传,靠的就是口碑,所以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维持30元的票价,就是为了吸引观众走进书馆欣赏评书,我们不仅传承评书,同时也要传承观众”。除此之外还有演员的个人魅力,尤其是大师级别的连丽如。 非职业化评书人成趋势 “我们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周末才有时间聚在一块儿表演评书。”梁彦告诉记者,他本人不仅仅是评书人还是中华书局的编辑,评书人吴梦庵是北师大实验中学的美术老师,王玥波则是身兼评书人和相声演员两职。原因很简单,因为职业评书人没有办法养活自己,梁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宣南书馆是房租、水电费全免,收入的来源只有门票一种,一张门票30元,一共200多个座位,坐满了一场票房是6000元,刨除一些场馆维护等方面的支出,收入十分有限。“在最开始向连丽如拜师的时候,连先生就说了我们要做的是传承。在北京说相声的各个区都有,甚至郊区都有,但是为什么评书就我们一家,因为评书学起来难,而且它根本不赚钱,我们的评书人随便去说个相声或者拍个电影都比这个挣钱,大家都是凭着一腔热血在做这么一件事儿。”梁彦称。 梁彦还透露,他们除了评书演员之外,还有很多种角色,因为文化馆只提供场地,所以三个书馆的卖票、沏茶倒水、说书前后的卫生打扫工作都得是评书演员们亲力亲为,“可能今天我在宣南书馆是评书演员,明天到东城我就是卖票的”。梁彦如是说。 从2007年国庆第一场到现在五年的时间,宣南书馆一共演出了将近300场,书馆凭借着观众的口碑和票房走到现在,评书人则是凭着自己的热情和努力,逐渐拥有自己的观众和粉丝。 评书的困境和创新 现在传统文化的创新尝试层出不穷,在评书领域,一个自学成才的“80后”小伙子张准在网上评书开讲《海贼王》,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对于创新,张准觉得传统表演随着现在生活娱乐方式的改变,总要通过求新求变寻找一条出路,但是创新得有度,有些人求新求变得很厉害很离谱,最后这个艺术反而变得不伦不类了。而他开讲《海贼王》主要一个原因就是想做内容的创新。 “传统的评书有书目,但是书目就那一些,听过就没有了,细数就几十部,所以我觉得确实是可以加入一些新的书目。拿海贼王来说评书,只是改了一个说的书目,没有在表演手法、表演形式上做任何更改。”这其实反映了横亘在评书面前的一个困境是没有新作,不过张准指出,在选择新的说书书目时要注意版权的问题,“评书演员自己创作自己表演的很少,如果要拿别人的作品来表演就会涉及到版权的问题,需要取得授权,尤其是当利用评书来盈利的情况”。 对于动漫评书的出现,梁彦却不以为然,“没有继承何来创新,只有传统的评书才能吸引真正的听众,宣南书馆现在的书目全是东汉隋唐、三国、封神演义这些传统的书目,我们有的书讲了五年还没有讲完”。而表演形式是评书的精髓,不应该在表演形式上创新,以往评书总能靠“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吸引一大批回头客,即使在新媒体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这样的表现形式也还是不过时,因为评书的一大魅力就在于说的东西是观众以前不管是看书还是看电影都不知道的东西,“拿‘三国’来说,三国演义谁家都有谁都看过,那观众为什么要听?因为说书说的是他不知道的事情,连派评书的魅力就在这,所讲的是在网上查不到的东西,内容还是这个内容,谁都知道长坂坡赵子龙救主,但是长坂坡赵云杀了多少人,他是怎么杀的,这些就得通过评书才能知道”。 对于评书的前景,梁彦从不做展望,因为作为一个评书人要做的是脚踏实地做好当前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