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林堡是谁?假如你未曾听过此人大名却又有幸见过此人照片的话,你一定会惊呼:此非常人!是的,只要去google上搜索斯特林堡的图片,你看到的都会是这样一张脸:头发蜷曲而向四周漫无目的地伸展,额头极宽好似铠甲,胡子杂乱,鼻孔则微张,最让人侧目的则是他的眼睛,深邃而狂躁,似乎是在质疑什么,又好像在否定什么。如果没有这双眼睛,这张脸或许会让你想到贝多芬,因为它无疑有足够的激情,但有了这双眼睛,它就会让你想到尼采,以及世界上任何一个显得有些疯癫的艺术家或哲学家。没错!这就是斯特林堡,你要么喜欢他,要么唾弃他,这位被誉为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瑞典的国宝,世界现代戏剧之父的天才,或者,疯子!
斯特林堡(1849-1912)是一个没落商人的儿子,他的母亲是个女招待员,家境贫困。这位未来的剧作家曾经度过漫长而不愉快的学生生活,忍受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折磨。他在大学时代以教课和创作收入维持学业,最后还是因经济困难影响了他的学业的完成。他从事过各种不同的职业,教师,医生等等,也曾游历过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常常处在不安定的生活状况之中,内心充满着深刻的矛盾和痛苦。
斯特林堡有过三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和未来的演员西里·冯·埃森,当时这位迷人的男爵夫人还没有离婚,他为她写下了许多辞藻肉麻的情书。他承诺绝不生小孩,但她却在两人交往之后怀孕。结果艾森离开自己不忠的先生,在1877年与斯特林堡结婚;她向来对演员生活怀抱着憧憬,此一梦想也因两人的婚姻而成真。cDN-WWw.2586.wang然而好景不长,当年被自己称为“有着最纯真的心灵、最高贵的品德、最细腻的情感和最美好的思想”的女性竟然成了整天絮絮叨叨同他大吵小吵的泼妇,他心中的美梦终告破灭。1891年他们结束了13年的婚姻关系。
第二次是同一个年轻的奥地利记者,弗丽达·乌尔,但在婚后不久斯特林堡就发现弗丽达是个专门巴结社会名流的势利小人,自己是她的第一个猎物:她背着他给他有名望的朋友写信;虽然弗丽达娘家有钱的优势,但她仍时刻逼迫斯特林堡成为摇钱树;弗丽达生孩子时,他与她娘家人发生争吵;1894年,弗丽达与一位德国剧作家缠绵,怀上了此人的孩子。这些很不是滋味的事情促使他精神中的疯狂因子一点点被诱发。没多久,斯特林堡与弗丽达离了婚。
最后一次是同23岁的挪威女演员哈丽叶特·鲍塞,此时斯氏已经51岁高龄。由于前两次婚姻的挫折,斯氏对自己和鲍塞的结合显然没有太多的信心,他动不动就歇斯底里地发火,鲍塞难以忍受斯氏的恶言脏语,4年后,俩人分道扬镳。
三次婚姻都以离异为结局,每一次都是从短暂的幸福开始,最后却以互相痛苦的折磨而告终。早年以及后来的家庭生活,深深地影响了斯特林堡的创作进程。
作为一名剧作家,斯特林堡的创作以浪漫主义始,经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最终走向象征主义。而自然主义对他的影响则比较多。但斯特林堡的自然主义又不同于左拉的自然主义,两相比较,斯特林堡并不满意对“生活片段”进行简单的客观反映,而更强调对人物心理进行深刻的透彻的描绘,因而他的自然主义又被称为心理的自然主义。
在斯特林堡具有自然主义特征的作品中,首先给他带来的世界声誉的是《父亲》,在这部剧作中斯特林堡表现了一对夫妇之间的悲剧冲突,对于他们的心理活动作了深刻的描绘。在20年的婚姻生活中,上尉和他的妻子一直是为家庭的统治权而斗争,最后为了不让他们的女儿被上尉送去学校寄宿,妻子竟捏造事实,说丈夫不是女儿的亲生父亲,并扬言丈夫的神经已不正常,使得大家像对待疯子一样对待丈夫,这就造成了上尉走向死亡的悲剧结局。
另一闻名于世的自然主义佳作就是《朱丽小姐》,在这个简短的剧本里,斯特林堡同时提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两性冲突和阶级矛盾。朱丽小姐是一个伯爵的女儿,性格不驯,从她的母亲那儿学会仇恨男子,包括她的父亲;但是,在她和她的未婚夫关系破裂之后,她竟打破了阶级偏见,和家里的男仆们狂舞起来,还差点和一个听差私奔。最后,她的父亲回来了,她在悔恨中了结了生命。
尼采发疯前在致发疯前的斯特林堡的一封信中谈到,个性是一个人成为人的标志,没有个性的人等于零。同样,他俩共同的朋友,评论家勃兰兑斯说,无数个没有个性的人加在一起还是等于零。这种天才论以大众为死敌,毫无沟通的可能——斯特林堡正是一个太有个性而使世人难以理解的“人民公敌”。尽管如此,斯特林堡如是说,“我是瑞典最炽烈的火焰”。那种压抑、愤怒得快要爆炸的气息一直荡漾在他身体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