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民间戏剧力量如何培育及开拓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8:07 点击:
  我国戏剧艺术的样式和内容十分丰富,既蕴含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承载着现代文明的表达。它可以提供一种高度精英化的想象,同时,又具有充分大众化的可能,因此,历来就能够赢得各个阶层的欣赏和喜爱。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戏剧艺术的发展也遇到了不少的困境。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渐渐远去稀释了戏剧艺术的影响,另一方面,戏剧艺术与现代生活之间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隔膜,再加上商品经济对艺术本身的冲击,使得原本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戏剧艺术,逐渐走向边缘化。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动戏剧艺术焕发新的生机,成了许多艺术工作者共同思考的焦点问题。     不管是戏曲还是话剧,最初都发端于民间,是从群众表演逐渐走向专业表演的艺术样式,戏剧艺术的生命力从来都扎根在最广泛的大众生活之中,因此,积极发掘民间的戏剧力量是戏剧艺术不断延续生命的根本凭借。近年来,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开展了一系列戏剧普及、推广工作,对民间的戏剧力量进行有目的的培育与指导,把艺术的种子栽种在更多的普通百姓的生命土壤中,不仅活跃了辽沈地区的戏剧演出,也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后备人才。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韩宁对本报记者说,任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群众基础,当下的戏剧艺术工作者应当尽己所能,让更多的人接触戏剧、了解戏剧,从而喜欢和痴迷戏剧。     通过设立文艺基地开展文艺辅导,不断扩大戏剧鉴赏群体     9月28日,记者到辽宁省戏剧家协会采访时,韩宁正在筹备一项名为“文艺进基层,辅导面对面”的大型活动。Cdn-wWw.2586.WaNg她一直希望把戏剧普及、推广工作常态化、工程化,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拓展戏剧艺术的影响。她说,剧协的工作是要搭起一座“桥”,通过这座桥把专业演员和戏剧爱好者联系在一起,使两者互为发展,互为动力,而策划“文艺进基层,辅导面对面”活动正是为了推动更多的戏剧艺术工作者深入到群众中去,面对面和戏剧爱好者交流,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及品格,扩大戏剧鉴赏群体。     “文艺进基层,辅导面对面”是一项带有工程意味的长期活动,其中颇有特色的是开展文艺辅导工作。省剧协根据省文联对文艺基地的相关要求,计划设立专门的文艺基地,每个基地配备一位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艺术家担任辅导老师,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授课记录、有考核制度,真正实现授之有目的、学之有收获。 “比如,我们会在东北大学设立话剧辅导基地,辅导教师邀请了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衣国峰担任,还会在凌源设立评剧基地,辅导教师是表演艺术家赵俊芝老师。”韩宁表示,文艺基地每年都会举办1至2次戏剧知识讲座,还会有4至5次的表演辅导。 “我们会根据基地戏剧爱好者的具体情况、具体要求来调整辅导内容,以期达到有品质、有针对性的教学效果。 ”     表演艺术家对普通群众进行专门辅导,这并不算是一个很罕见的做法,但是,将公益性的辅导确定为长期的、常态的行为,就令人颇感惊讶了。韩宁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不少艺术家很乐意抽时间、抽精力到基层演出,和群众近距离交流,而基层群众中也的确有很多人对戏剧艺术怀着真挚的热爱,愿意认识戏剧、学习戏剧,所以,我们有信心把文艺辅导工作长期开展下去。 ”     戏曲推广日、票友大赛、社区演出……用各类基层文艺活动培育戏剧发展的土壤     今年3月,省剧协正式启动“中国戏曲推广日”系列活动。活动以辽宁大剧院小剧场、沈阳市文化宫为场地,每月举办一次专场演出,包括京剧、评剧、辽剧等多个剧种。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戏曲推广日”的舞台上演出的并非专业演员,而是以票友为主。韩宁告诉记者,举办“中国戏曲推广日”的目的是要用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传统戏曲,充分调动积蓄在民间的戏曲资源,培养更多的戏曲爱好者。同时,为普及戏曲知识,省剧协还配合“中国戏曲推广日”举办了3场京剧讲座。     除了设立固定的推广活动,票友大赛也是活跃全省群众戏曲活动的一个有效平台。 6月27日,第二届辽宁省评剧票友大赛在凌源市举办。此次大赛从报名、初赛到复赛、决赛历时两个多月,荟萃了全省14个市的老中青戏迷票友,共72人参加复赛。经过复赛、决赛两轮角逐,最终评选出了“十大名票”、“十佳名票”和“优秀名票”等多个奖项。对于举办票友大赛活动,省文联副主席洪兆惠说:“评剧最初就是在民间说唱艺术 "莲花落"和东北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间性和群众性。它根植于民间,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深受辽宁百姓的喜爱。评剧艺术发展的标志不仅体现在专业评剧院团和专业演员的创作和表演上,还包括民间的业余评剧社团和广大票友的活跃程度和表演水平。”他认为,只有专业的评剧人才和业余的评剧爱好者相互激励,交相辉映,评剧艺术才能呈现出更加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国的传统艺术样式是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也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让群众参与到各种艺术活动中,可以使每一个参与者领悟艺术对生命的意义,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让更多的人了解评剧、亲近评剧、喜爱评剧,从而培育评剧的发展土壤,这就是我们举办此类活动的初衷。 ”     同时,把高质量的专业戏剧演出带到基层也是省剧协在发掘民间戏剧力量方面的着力点之一。韩宁说:“举办第二届辽宁省评剧票友大赛期间,我们邀请了全国知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崔连润、孙路阳及省内艺术家冯玉萍、赵俊芝等人担任评委。大赛结束后,又在凌源市的凌河广场举办了一场万人观赏的演出,让艺术家们走上舞台,为当地群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评剧专场晚会,群众反响十分热烈。我们积极联络艺术家参与这类"下基层"的活动,目的还是为了扩大戏剧艺术的影响,拉近艺术家与群众的距离,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让戏剧艺术获得更多基层群众的认可和参与。 ”9月,省剧协又在大连沙河口区举行了一场由省内知名艺术家担纲的广场演出,吸引了千余名观众观看。这场演出的特别之处在于,艺术家们走进了社区,真正与群众面对面地交流,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京剧表演艺术家常东、李萍与社区京剧票友同台表演,进行有针对性的艺术辅导。     让戏剧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将会为它找到新的生长根基     戏剧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各种社会因素的共同推动。对此,韩宁特别提到了艺术教育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年轻人的艺术教育。她说,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对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做出有益的引导,还要主动地为青少年表演群体和观众群体的生成及扩大创造条件。     “戏剧需要年轻的力量,因为戏剧不能仅仅只是艺术工作者自娱自乐的艺术,也不能把关于戏剧命运的讨论仅仅局限在艺术界内部。我们需要更多来自民间的声音,尤其是来自新一代青年的声音。 ”因此,韩宁强调,省剧协在开展戏剧推广、普及工作的时候,尤其重视以学校为中心,发动大学生甚至是小学生参与到戏剧艺术中来,激发他们对戏剧的兴趣,为戏剧更长远的发展筹谋。     韩宁说:“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其实戏剧在高校十分受欢迎。很多学生自发组织剧团,自编自导自演。虽然他们的演出有些稚嫩,但是,比起专业演出,他们的表演更有激情,更接近纯粹的戏剧冲动,这是非常可贵的。他们就好像戏剧艺术的火种,代表着希望和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与社会之间的分界越来越模糊,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日益凸显,在青年学生中普及戏剧,也就是在为戏剧赢得更多的受众创造条件。因此,让戏剧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将会为它找到新的生长根基。     2011年9月15日至27日,辽宁省第三届大学生戏剧节在沈阳、大连、鞍山、锦州四地举行,共有21所大专院校参加,75个剧(节)目参演。此次戏剧节把专家评委请进校园,让他们走近大学生的身边,以此来激励大学生的演出。同时,参演戏剧节原创作品的数量也有所增加,占到总参演剧目的半数以上。这些原创作品大多以大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为主要内容,表现他们对人生、对世界、对自身的独特思考。虽然当中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舞台呈现等方面仍显得不够成熟,但却真实地表达了当代大学生的情感诉求和理想追求,从中能够感受到青年一代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韩宁说,原创作品是戏剧节的一大亮点,其中不仅包括表现青年人个性、向内心探索的作品,还有自觉传承文化传统、具有厚重的社会思考的作品,充分展现了大学生的思想情怀和精神高度。从整体来看,参演剧(节)目的质量有所提升,如东北大学的话剧《明天继续》、大连艺术学院的小品《离天最近的地方》等作品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功力。     除了在大专院校中积极开展戏剧艺术的推广、普及,省剧协还通过举办“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小戏剧家才艺大赛”等活动关注少儿戏剧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为爱好、学习戏剧的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展示才能的机会。     广泛意义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涵养文化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无论是建立文艺基地,还是举办“大学生戏剧节”,又或者设立“中国戏曲推广日”、开展票友大赛,都是广泛意义上的群众文化活动,都可以起到涵养一个地区文化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够在社会上形成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意识。     辽宁是戏剧大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传承,这是支撑民间戏剧力量成长的根本基础。目前,我省已经有民间戏团(社)300多个,其中京剧剧团(社)180多个,评剧剧团(社)130多个,每个剧团(社)都由科班出身的原专业戏剧演艺人员担纲。在这些剧团(社)之中,有40多家的水平已经接近专业剧团,他们的演出受到了广大基层群众的欢迎和喜爱。韩宁表示,省戏剧家协会有责任、有义务把民间戏剧团体组织起来,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让戏剧演出在民间常态化,让民间的戏剧力量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进而推动戏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本报记者/王研)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