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最后一次的《外套》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28:43 点击:
对于观众可能常常会问:“演出中的某某一段,表达了什么意思?是不是代表了XXX的意思?”拉哈弗说:“我从来不会明确地告诉观众自己对于演出中某个片段的理解。cdn-wWW.2586.wang我认为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演出中的每一个瞬间,对每一位观众都会有不同的意义。所以,挥动的白纸可能代表狂风骤雨,或者围绕着火焰飞舞的飞蛾,也可能是阿卡基烦躁的心理状态,或者是外界对阿卡基施加的压力。以上的任一种理解都是正确的!所以,每一位观众看到的都会是不同的东西。我从来不告诉观众他们‘应该’看到什么,或者某个片段‘应当’喻示着什么。我们的作品从不禁锢观众,而是充满提示性和启发性。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并不是在试图给观众讲一个故事!我们是在帮助观众发掘他们的内心……”真想把这个回答转赠给那些喜欢在演出后问答交流时,非常乐于借提问表现自己理解能力的观众们,他们大概习惯于凡事有标准答案,是被“概括中心思想”填空题教育坏了的人,只有得到“答对了”的批示,他们才能肯定自己。
拉哈弗热爱布景、道具和演员之间的动作和关联,他们一直在寻找怎样操纵空间、时间和肢体给人带来的感觉的最佳方式。创作初期,壁虎剧团中曾有一名中国演员,现在留在剧中的很多中国元素的音乐就是那时的延续。
听拉哈弗说话让我忽然想到他们剧团的名字“壁虎”,壁虎是可以临危断尾求生的动物,然后长出新的来,他们不想重复演旧戏,如同壁虎甩掉它们的尾巴,看起来,他们的戏大受欢迎,谈不上什么“危”,但可能对他们来说,停留下来、不再寻求生长,便是“危”。而我们一演再演却也不好的戏有的是,新戏迭出却看来看去也没什么区别也是一种停滞,始终有买帐的观众,创作者便不思进取,不知道这样的局面什么时候会改变。(文/顾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