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为“亲民”的高雅艺术点赞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43:24 点击:

  国家大剧院第六届歌剧节于日前拉开帷幕,游客只需购买一张40元门票,既可观摩富丽堂皇的大剧院,又可欣赏高雅艺术演出。

  据报道,至6月30日歌剧节期间,大剧院将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和促进高雅艺术的普及,游客不仅能在现场看到高水平的歌剧演出,还可通过“歌剧纪录片欣赏”,观看《西施》、《卡门》、《罗恩格林》等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纪录片,了解到歌剧的前世今生,台前幕后;通过填字“歌剧游戏”,了解掌握高雅艺术知识,获得《文明观赏市民读本》等。大剧院对少年儿童实行半票或免票,专门推出“中国歌剧故事会”,通过小学生讲述中国优秀歌剧故事,让博大精深的歌剧文化在孩子们心田中传播。

  据了解,国家大剧院已连续6年举办歌剧节,每年都有新花样,但其最大特点是艺术亲民,贴近群众,使“歌剧节”真正成为大众的文化盛宴。大剧院扑下身子,面向群众,把高雅艺术变成“亲民艺术”,值得点赞。

  如今我国高雅艺术方兴未艾,但也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即隔膜,甚至远离于普通大众,对广大劳动者来说,高雅艺术有点高深莫测,高不可攀。自诩为“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之所以悬在“天上”难落地,主要存在两种认识误区,一是认为高雅艺术就是高价艺术,所以门票高得吓人,看一场高水平的歌剧演出数百元票价成常态,把老百姓挡在了剧场大门外,没有机会接触高雅艺术。cdN-Www.2586.Wang二是认为普通群众对高雅艺术缺乏欣赏水平,所以高雅艺术总是仰起高傲的“头颅”,不愿“眼睛”向下。这些误区需要纠正。高雅艺术虽然具有商品属性,但还承载着满足人民群众精神和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和道德建设的责任,我们不能忽视艺术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不能金钱至上只卖高价,而忘记了应秉承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还要看到,随着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对“阳春白雪”的渴望与追求越来越强烈,高雅艺术不能漠视群众这种需求,高票价必然造成与群众“离心离德”,不利于中华民族高质量、高水平文化艺术的提高与普及。

  艺术的生命力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沃土,艺术的影响力、辐射面在于有广阔的传播渠道与发展空间,高雅艺术同样不能例外,只有走近群众,融入大众生活,“屈躬”于人民,才能成为人民艺术。由此意义上说,高雅艺术应是“亲民艺术”。国家大剧院作为中国最现代化的一流艺术殿堂,主动降低身价,通过低门票躬亲人民,服务大众,这个头带得好。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