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事件:《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戏剧电影一票难求
核心观点:散场时听到频率最多的就是“绝望”,这种“绝望”除了戏剧改编的观念,演员的表演之外,恐怕更多的是舞台技术。
昨天的首都剧场热闹非凡,因为要放映英国伦敦国家剧院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昵称卷福)主演的《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而在京城的戏剧圈、文青圈、小资圈等引起轰动,一天三场戏剧电影的放映使得首都剧场从早晨八点就有开始等待入场的观众,排队长龙几乎绕剧场一周,直到傍晚7点左右结束。这依旧不能满足观众“看卷福,看好戏”的强烈需求,因此首都剧场临时决定在今天加映两场,但仍旧一票难求。而观看之后的好口碑也使得该戏剧电影持续发酵,成为近期热点。
《灵与肉》的导演丹尼·博伊尔因执导电影《猜火车》而闻名,并以《平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导演在内的诸多大奖,他也曾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充满科幻前卫色彩的舞台其实是改编自1797年诗人雪莱第二任妻子的一部科幻小说,大胆的想象力让这部作品呈现出二百多年来凝聚的经典魅力。主演卷福则因主演迷你剧《神探夏洛克》人气飙升,另一位主演米勒也在《黑客》中与安吉丽娜·朱莉的精彩对手戏而引起关注。由于两位男主演在剧中的角色是相互调换的,因此还有不少痴迷的观众连看两场。CdN-WWw.2586.WAnG
和很多观众一样,这也是记者第一次在首都剧场看电影,事实上这出辉煌庞大制作的舞台剧恐怕也没办法实现巡演,因此就采取了用高清摄像机记录下来再转播的方式使之传播得更广,弥补不能在现场观看的遗憾。通过银幕虽然让舞台剧的现场感损失不少,但其也足以震撼了观众,首都剧场不仅座无虚席且无一人提前退场,这在真人演出的现场也不多见。戏剧圈不少业内人士也散落在剧场,散场时听到他们说的频率最多的就是“绝望”,这种“绝望”除了戏剧改编的观念,演员的表演之外,恐怕更多的是舞台技术。当我们的舞美一提大制作就是往舞台上堆砌布景、弄点水幕、喷点烟雾的时候,我们在《灵与肉》的舞台上看到的是和剧情紧密相关的舞台手段处理,无论是地面上燃烧的篝火,还是配合音乐营造星星点点的光影,舞台上的一切都在不断地挑战观众的想象力,一切都是那么简洁,而又那么动人心魄。舞台所呈现的巨大差距,强烈地震撼着戏剧圈,短时间内将无法平复。
戏剧电影《灵与肉》放映 “卷福”主演一票难求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44:08 点击:
行业资讯
- 简论话剧《原野》之改编
- 戏剧研究的问题意识——从周宁《天地大舞台》说起
- 论戏曲“新编”的现代意识与古典精神——以新编京剧《金锁记》、《曙色紫禁城》为例
- 论戏曲的经典化及其当下境遇
- 他者的镜像——从《德龄与慈禧》看港派话剧
- 论曹禺戏剧的文化矛盾
- 《乌托邦彼岸》的理想与情怀
- 奥古斯特.威尔逊与《钢琴课》
- 恐惧与暴力的世界——卡莉尔·邱琪尔的《远方》
- 《审查者》的象征与隐喻
- 怀疑与信仰 — 约翰.尚利的《怀疑》
- 卡图兰的遭遇的悖论——马丁.麦克多纳的《枕头人》
- 烟草花:伊波城——尼洛.克鲁斯的《安娜在热带》
- 从剧场幻觉到生活真实——现代、后现代主义戏剧对西方戏剧传统的消解
- 《雷雨》演出史应该改写 ——关于《雷雨》首演的深度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