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岭南文化 宣扬慈善大爱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44:39 点击:

《西关小姐》剧照

《西关小姐》剧照
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出品,广州歌舞剧院创演的大型音乐剧《西关小姐》作为广州市重点精品剧目之一,凭借浓郁的广府特色、浪漫传奇的爱情故事、慈善大爱的人文情怀获得了来自广泛认可与好评。自2012年首演以来除了创作团队的精心排演外,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演出至今几易其稿,经过多次打磨,舞台呈现效果不断改善,剧目品质不断提高。也正因为如此,《西关小姐》才有了在2013广州艺术节、第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和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上的好评和肯定。 “三节”亮相 收获成功 2013年11月,音乐剧《西关小姐》,先后辗转广州、上海、苏州多地,参加广州艺术节、第15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三大艺术盛事,传播岭南文化,宣扬慈善大爱。CDN-wwW.2586.wANg所到之处,除了收获观众的共鸣与掌声之外,更荣获第15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最高奖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及单项奖优秀表演奖。 2013广州艺术节惠民演出季《西关小姐》的演出是第六稿的修改版,通过不断的演出和修改打磨,此次剧目的综合呈现更加成熟与精致,得到观众的热烈好评。 随后,剧组奔赴上海参加第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展演。音乐剧《西关小姐》从众多申报作品中经过三轮严格的评选脱颖而出,被遴选为47台参演剧目之一,11月14、15日在上海城市剧院的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捧,演出期间观众的掌声与欢笑声不断,更随着剧情感动落泪,最终收获本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殊荣。 作为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29台参评剧目之一,音乐剧《西关小姐》于11月18日在江苏张家港保利大剧院参加演出。精彩的舞台呈现获得观众、专家评委的肯定和阵阵热烈掌声,荣获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及单项优秀表演奖。 广州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前进表示,该剧以市场和观众为宗旨,首演至今基本上每场演出剧院都收集各方意见,作为剧目不断修改提高的宝贵建议,为的是能让观众喜欢。此次“三节”连演,有了更多的收获。首先,参加广州艺术节展演,接受本土观众的检验,进一步收获好评;同时,参加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这个国际化艺术交流平台上,收获了信心,不仅扩大了剧目的宣传力度和社会影响力,也为剧目以后的运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收获了奖项,更得到各门类艺术专家评委对剧目艺术风格、艺术品质、艺术呈现的认可与肯定。“今后,我们将以更加谦虚、认真、努力的态度不断提高剧目的艺术质量,积极拓展演出平台和市场运营机制,服务更多的观众。”史前进表示。 人间大爱打动观众 音乐剧《西关小姐》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广州,西关小姐陈雪菲经历了一波三折的浪漫爱情,最终突破重重阻力筹建了妇孺医院,该剧是广州歌舞剧院(广州歌舞团)继2005年《星》之后全新推出的又一部原创音乐剧。“青青麻石街,款款摩登鞋……”西关的歌谣,旗袍的曼妙,一段别具风情的群舞拉开了《西关小姐》序幕。可以说,这部土生土长的音乐剧从故事结构到音乐舞美都不失浓郁的广府风情,珠江水、天字码头、趟栊门、满洲花窗、艇仔粥、鸡公榄、凉茶等羊城观众熟悉的元素几乎贯穿全剧始末。 “里面有浓郁的广府风情,有浪漫传奇的爱情,也有人间的慈善大爱,总会有一种元素打动观众。”史前进称,“这部戏不但与岭南文化有关,也是新时期广东精神的生动表述,我们要重拾那些感动,相信这个世界总有美好。” 一位上海的观众在看完演出后说,“慈爱伟大与神圣,是来自人类本质的源泉,这是一部我们喜爱的好作品,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广府’音乐剧的艺术魅力,该作品展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慈善大爱的人文情怀,撼动人心的正能量!” 来自广州的年轻观众则认为,“并不复杂的故事剧情配以独特的广州文化,超炫的舞台音响及灯光效果,精确到秒的换场布置,还不乏幽默元素,演员们的唱功真是很棒!让在场所有的人都享受到了一次震撼的视听盛宴。” “我是第四次观赏《西关小姐》了,第一次观看,就被这台剧目所吸引,这是一部让观众感动又喜爱的作品。试想,在如此浮躁的时代,能够静心做一台与艺术有关的剧目,那该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一位观众这样留言。 专业精神征服专家 《西关小姐》自2011年启动研讨、采风与立项,至2012年初进入前期创作,剧本先后九易其稿精心打磨。自5月开始,广州歌舞剧院以该剧创排为中心,对全体演员(包括经过三轮选拔,面向全国甄选出来的主要角色)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封闭式培训。接着又马不停蹄地“三班倒”封闭式排练。在进行了首次试演、广州大学城高校演出、演出季展演等活动后,广集各层面、行业观众的意见,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呈现出如今的效果。 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新看完演出后表示:“《西关小姐》让人感动,它反映了广州历史文化,同时又很现代,故事好、音乐好,是一部有思想性、艺术性,同时兼顾娱乐性的剧目。” “音乐剧《西关小姐》具有浓郁的广府文化特色,选题及切入点非常好,剧目载歌载舞,是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剧目,是近年来中国音乐剧融合地域特点和独具创新手法的好作品。”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秘书长王蕴明在欣赏过后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国家大剧院戏剧总监徐晓钟看过演出后说:“在《西关小姐》中,导演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舞台视听艺术语汇,通过演员的表演歌颂了广州西关小姐的大爱,在这群女人为大爱而奉献的磨难中动人地揭示了人性美。文学剧本的结构很有特点,以保佑世间母子的平安而修建妇孺医院为基本事件,围绕这个事件组织戏剧冲突,用两条爱情线写出了人性的丑陋,也彰显了人性的美。故事动人,高潮处震撼人心。《西关小姐》必能成为一部独特的、不可重复的音乐剧作品,还因为作品中渗透出了珠江流域民间文化、风土人情的底蕴。” “这个戏的戏剧结构很坚实,人物关系很复杂,音乐很有特点,音乐的量非常大,歌词也是散文式,它还偏向轻歌剧,有宣叙调、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六重唱、大合唱,充分发挥了音乐的魅力。舞蹈是强项,每个人的能力都很强。场景非常多,变换比较迅速,舞美设计用调屏的办法,配上写实的道具,就构成了流动、连贯的场景。” 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表示。(屈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