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伏生》:一个人的精彩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44:56 点击:

侯岩松(中)饰演的伏生是全剧最精彩的部分。
上周末,王晓鹰执导的年度大戏《伏生》在国家话剧院剧场与观众见面。该剧是中国国家话剧院本年度的最后一部新戏,同时也是国话组建12周年的院庆大戏。《伏生》的首轮演出将演至2014年1月5日。 显现困境中的人格力量 话剧《伏生》故事讲述了秦时统一天下,儒学沦至废黜。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儒学一代宗师伏生将儒家大成之作《尚书》以背诵的方式保存下来。 王晓鹰表示,《伏生》的故事最打动他的地方是“伏生把自己的生命同书籍融为一体时,其实将自己放在了无法解脱的困境中。最终,他保护了文化,像蚂蚁一样卑微地活着,困境中的人格力量也显现了出来”。 侯岩松形体能力受认可 《伏生》全剧的主要矛盾冲突是伏生与李斯之争。儒学大家伏生,爱酒如命,性情洒脱,而丞相李斯则不苟言笑,城府很深,时时显示着法家的威严。侯岩松、涂松岩这两位国话的实力演员在戏里分饰伏生和李斯。侯岩松的形体能力获得了观剧团观众100%的认可,从开场时性情不羁的酒鬼,到痛失爱子却有口难言的隐忍,再到装疯卖傻只为保命的疯子,到最后复兴儒学的老年伏生,无不被他精准地诠释。CDN-WWW.2586.WAnG 涂松岩饰演的大反派“李斯”,视伏生如仇敌,也是他一手造成了伏生一家的悲剧。比起侯岩松,涂松岩则长于台词。但也有观众认为,涂松岩在以往影视剧中都有很好的表现,此次大概是角色较为单一,导致发挥空间有限。 纵观全剧,剧本将绝大部分戏份都留给了主人公伏生,导演使用歌队成员戴着面具在不同场景中轮流出演配角。有观众表示,由于故事聚焦于伏生,其他一些支线显得照顾不周,尤其是伏生之女羲娥与隐兮的一段情感戏显得十分突兀。 ■ 最深刻场景 天降红绸缎“吞噬”书籍 近年来,王晓鹰导演的多部戏都在探索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话剧的方式。《伏生》在舞台呈现上延续了他此前在《霸王歌行》和《理查三世》中的“中国风”,同时不失现代感。无论是歌队的处理,道具的使用,还是重要场景的刻画,《伏生》都让人惊艳。尤其是全剧的高潮,伏生忍痛烧书的一幕,导演用天降红绸缎来表现熊熊大火吞噬书籍。这个导演处理与《霸王歌行》和《理查三世》的红墨水浸透宣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许多观众表示,这是全剧最震撼人心的场景。 (记者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