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行业资讯 >> 正文
“石敢当”演绎泰山情缘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45:34 点击:
“石敢当”演绎泰山情缘 传播本土文化 《泰山情缘之石敢当》演出剧照
  首部以泰山“石敢当”传说为素材的原创魔幻神话音乐剧《泰山情缘之石敢当》于今年8月在山东泰安文化艺术中心首演,赞誉如潮。近日,该剧应邀参加首届“中关村国际音乐剧节”展演,并于12月5日至6日登陆北京舞台,在解放军军乐厅与观众见面。

  矗立在泰山之巅的巨石“石敢当”因何而来?美丽善良的泰山精灵螭霖鱼又为什么化为原形?传说背后的故事将在剧中一一展开。

  借传说弘扬本土文化

  音乐剧《泰山情缘之石敢当》描述了泰山青年“敢当”与螭霖鱼为成就人间大爱而生离死别,与以蜘蛛精为代表的邪恶势力勇敢抗争的神话故事。“敢当”与螭霖鱼、蜘蛛精的恩怨纠葛是贯穿该剧的主要线索,该剧着力渲染“敢当精神”,传递勇敢、责任、奉献的正能量。围绕“石敢当”这一典型的泰安地域文化符号,剧中还塑造了泰山圣母等具有泰山文化内涵的系列形象,体现出创作团队特殊的本土文化情结。CDN-www.2586.wanG

  音乐剧《泰山情缘之石敢当》由泰安市委宣传部主导、泰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策划、泰安汉辰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投资制作,并力邀知名词人化方、音乐人李杰等加盟。据汉辰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珠平介绍:“之所以在众多民间题材中选择‘石敢当’为故事蓝本并以音乐剧为载体,首先是基于文化自信。依托泰山厚重的文化底蕴并汲取国内外音乐剧创作经验打造这台剧目,一方面唤起百姓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是对当下文化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

  总政歌舞团作曲张卓娅在观看该剧后表示:“通过了解这部音乐剧的台前幕后,泰安当地政府及投资方的热情让人感动,演员身上散发的激情让人感动。”

  拓展音乐剧表现形式

  在音乐剧的发展史上,西方众多经典剧目以集歌、舞、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被大众广泛认可。这种方式值得借鉴。但在国内,原创音乐剧尚属新兴事物,如何通过这种舶来品的舞台艺术形式讲故事,从而贴近本土观众的审美需求,成为创作者主攻的方向。

  为此,主创团队特意到国外“取经”,力求使音乐剧的每一个构成元素都能恰到好处地为主题服务。据了解,团队对音乐要求十分严苛,经过反复打磨,最终敲定了全剧的35首歌曲。“敢当”、螭霖鱼、泰山圣母等每个角色的唱段都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围绕人物的内心情感,音乐上增加了重点唱段深化情感与主题。而随着剧情的变化,音乐也呈现出或激昂或平和的不同意境。在剧情的高潮段落,众角色的合唱更有力地凸显了泰山石敢当所象征的平安文化内涵。“整个剧的音乐中,美声、民俗结合得漂亮,音乐编配、旋律创作让人感觉很舒服,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中国音乐剧研究会副会长顾夏阳说。

  对于一部音乐剧来说,有了好故事和好音乐,就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然而,为了更生动、形象地展开情节,传递传说背后的深层内涵,该剧在舞台手段上亦精心考究。现代化的声、光、电以及该剧集音乐、舞蹈、杂技、武术等元素于一体的表现形式,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魔幻世界,切身感受这段传说。

  从音乐剧中感悟历史文化

  自秦汉以来,泰山以其雄伟博大成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泰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刘康认为,泰安市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旅游城市,需要一台展现泰山文化的代表剧目。在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的同时,将剧目与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游览之余通过音乐剧《泰山情缘之石敢当》感悟历史文化,也是主创团队打造这台剧目的初衷。

  据刘康介绍,作为当地探索“后十艺节”效应的一大思路,《泰山情缘之石敢当》的演出探索了一条“托管经营+驻场演出”的文化场馆利用新模式。这一模式能避免出现文化艺术场馆在“十艺节”比赛后资源闲置的问题,充分发挥剧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立足本土的前提下,主创团队还大胆让这台剧目接受更多的市场检验。日前,该剧凭借其特色受邀参加首届“中关村国际音乐剧节”展演。对此,泰安汉辰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曲惠菊说:“优秀剧目的集中展演和相互交流将提升中国原创音乐剧创作与研究的整体水平,我们也借此机会努力打磨剧目,让‘敢当精神’与泰山文化传播得更远。”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