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在荧屏上火的明星和演员,敢于跨界到舞台上和观众面对面交流挑战的都是好样的,这样的风险,除了收入上的悬殊,更大的来自于直接面对观众的心理压力和实力挑战,并不是每一个明星都愿意赴汤蹈火,其中,有好心态是成功的第一步,葛优在出演话剧《西望长安》时就曾对媒体说:“我演电影要面对上亿观众,演话剧我没压力,因为每场一千多观众,我算了算加上全国各地巡演大不了才在7万观众面前丢人。”但事实上,演电影丢人的演员并不能直接地听到观众反映,而在舞台上丢人,一个喊倒好的就能让明星下不来台。好在葛优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跨界有魅力
这个冬天临近的北京,我们的舞台上就有三位“胆儿大”的明星,即将迎来他们的“舞台秀”,首先是演员刘蓓,不久前她曾回归她京剧的老本行,为恩师李文敏祝贺,唱了一折程派的《锁麟囊》,让新老戏迷惊喜地看到刘蓓的童子功还在,无论是唱功还是扮相都很有彩儿。这一次她将首次登上话剧舞台和陈佩斯演出话剧《阳台》。然后是魔术师刘谦,刘谦从春晚的舞台即将登上保利剧院的舞台,为观众奉献一台魔术晚会,能把魔术节目变成魔术晚会,其实没有几位魔术师做得到。cdn-www.2586.WanG最后是“中国好舌头”华少,即将在赖声川导演监制,丁乃筝导演的话剧《绝不付账》中登场。
跨界并不新鲜,在全世界的演艺界都流行着跨界,但能跨得漂亮却不是容易的事儿。印象最深的跨界是法国大明星朱丽叶特·比诺什曾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一台现代舞。舞台上的比诺什虽然已经40多岁,但她身姿轻盈灵活,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她的表演不输专业的舞蹈演员,舞台上她恣意挥洒的汗水,看得出她台下付出的苦功。比诺什完全不需要电影中的台词,就能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眼神来表达所有的情绪。还有一次2009年,是在长安大戏院斯琴高娃以五十多岁高龄跟随“四小名旦”之一陈永玲学习京剧,并隆重地压轴登台,她这把年纪还能有模有样地在长安大戏院扎靠彩唱,一折《醉酒》唱得如痴如醉,赢得戏迷满堂彩,她们的跨界精彩非凡,显示了对艺术不同门类超高的领悟能力和对自己身体超强的把控能力,不愧为“艺术家”的隆隆声誉。当然还有不少没跨好,跌进阴沟的,就不好一一举例了。
跨界有风险
所以说跨界舞台剧,除了心态,更需要的是实力。很多演员把演影视剧比作“放电”,把演舞台剧当作“充电”,但对于明星来说,这个“充电”漏电的风险很高,因为观众看得更真切,所以来自观众的反馈也更直接。这些年,从荧屏到舞台剧成功跨界的明星不少,从十几年前涉及舞台剧的陈佩斯,除了当好舞台剧演员,他还亲自担任编剧、导演,推出更具个人风格的精品力作,实属难得。最近两年最耀眼的当数登上人艺话剧舞台的陈道明,他在话剧《喜剧的忧伤》中饰演一个苛刻的检察官,去年在人艺演出最后一场谢幕时,陈道明单膝跪地深情一吻,表达了对舞台和话剧观众深深的情谊。希望今年末刘蓓、刘谦和华少能和他们一样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