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青蛇》如何超越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47:09 点击:

这是一个极其传统的中国民间故事,却在新时代的不断重读中获得了新生。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作品,著名导演田沁鑫的话剧作品《青蛇》今在上海艺海剧院首演。记者获悉,该戏在艺术节的10场演出票已全部售罄。 颠覆经典 大刀阔斧 冯梦龙的话本,李碧华的小说,徐克的电影,还有那部当年导致万人空巷的“千年等一回”的电视剧,此前,《白蛇传》的故事几乎被所有艺术语汇反复描述过。珠玉在前,作为曾改编了萧红《生死场》、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老舍《四世同堂》的行家,田沁鑫又会在话剧舞台上呈现出怎样别开生面的传奇,这是令话剧圈和普通观众都心生好奇的焦点,也是《青蛇》在本届艺术节所有演出中票房最火爆的主要原因。 毫无例外的是,田沁鑫此番也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一开场,观众的注意力就会被辛柏青饰演的法海所吸引——一个年轻的寺院“领导”,一段单口相声般的独白,几个徒弟的插科打诨,顿时将经典话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习惯从头打破。剧中人的独白跳脱出角色的语境,以当代视角为角色重新立传。以这样的设计作为开场,为全剧定了调,观演关系的互动,诠释着导演欲与当代人对话的意图。CDN-WWw.2586.wAnG 当代共鸣 怎么产生 “我想尽我所能,做一部具有东方禅意精神的戏剧。”近年来,埋头修习佛法的田沁鑫左手腕上总戴串佛珠。在北京,她常和广化寺方丈怡学大和尚闲谈。有一回,大和尚对她说:“你可以把禅宗的道理用到你的话剧里去。”她读了13年佛经,却自觉对佛教知之甚少。 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的小说《青蛇》改编版权,田沁鑫2005年就买了。一直拖着没有排演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没能力”:缺点儿认识作品的能力,缺点儿描绘“妖”的能力,也缺点儿“说禅”的能力。令她念念不忘的是李碧华小说封底上的文字:“这是一个关于勾引的故事。白素贞勾引小青、勾引许仙,小青勾引许仙、勾引法海,许仙勾引小青,法海勾引许仙。这是南宋传奇的荒唐真相。”只将它做一个情欲纠缠的故事,对田沁鑫而言显然不够。她是想让话剧来发问:情欲之后的出路是什么?当代人能从中产生什么样的共鸣?这4个主人公身上有没有你我成长的影子? 田沁鑫再与李碧华相逢时,李碧华说:“我写《青蛇》是20年前,20年后我的人生也向前走了,再来看这部作品,我们是不是可以有所提升?”仿佛拿到了尚方宝剑,田沁鑫心头开始“长出”自己想要的那个《青蛇》:妖想成人;人想成佛;传说里的僧捉妖,自己反而成了妖——妖僧。人、佛、妖三界的故事,仿佛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近剧终时,法海对小青道出“其实,你我是一样的”…… 外援舞美 简洁空灵 “真是闭目佛前坐,骂从戏中来。”田沁鑫说,很多人因该剧给法海翻案而皱起了眉头。可她说:“我并不是想要为法海翻案。”在她看来,不少男人是不懂爱的,就像许仙——他代表着许多人,虽然有情,却究竟没能懂爱。法海被他反衬得可爱:他修行,有慈悲心,也在小青的爱情和对佛法的坚持之间,悟到大爱。大爱,是田沁鑫在这出戏里给情欲找到的出路。而在饰演小青的秦海璐眼里,出路则意味着:选择大爱,或像白蛇一样走进雷峰塔,彻底放下。 薄烟缭绕雾霭重重的舞台上,走出秦海璐、袁泉两位的好身段。两位中央戏剧学院的同班同学,又都有着京剧功底的女演员,在台上为观众呈现出精彩绝伦的表演盛宴。而《青蛇》的舞台设计则引进了外援,在视觉上呈现出极为简洁空灵的写意风格。德国舞美设计师莫尔以中国江南民居“版筑泥墙”为灵感,筑建了高9米、宽14米的三面高墙,并将重达20吨的一池春水搬到了舞台上。英国灯光设计师娜塔莎的灯光设计,配合中国多媒体设计师冯磊的影像设计,着意营造出东方气质的舞台意境。 (陈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