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网讯 10月14日,北京人艺新排剧目《六个寻找剧作家的剧中人》举办建组会。作为北京人艺和莫斯科艺术剧院合作的剧目,这一作品由莫斯科艺术剧院导演彼得罗夫和北京人艺青年导演王鹏共同执导,北京人艺中青年演员挑大梁。这既是北京人艺同莫斯科艺术剧院两大院团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是人艺“诺贝尔”计划的一部分--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或获奖作家的其他作品陆续搬上人艺的舞台。
两大艺术剧团创意合作联盟
《六个寻找剧作家的剧中人》是意大利作家皮兰德娄的代表作之一,写作于1921年。剧作中围绕六个被剧作家遗弃的角色与正在排演剧作家作品的演员间的冲突展开,演绎了一段“戏中戏”。构思精妙而逻辑荒诞,作品因其独特的艺术个性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并使作者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而推出这样一部分量颇重的世界级名作,则是北京人艺经过了大量考察及甄选后的决定。由两大现实主义院团联合推出这样一部传统之外而新意十足的作品,更为最后的舞台呈现提供了十足的想象空间。
而彼得罗夫和王鹏的首度联合执导,也有不小的渊源。近年来,无论是北京人艺赴俄罗斯演出《雷雨》,还是莫斯科艺术剧院参与首都精品剧目邀请展演带来看家戏演出,北京人艺和俄罗斯戏剧间都开展了频繁互动。
2011年莫斯科艺术剧院导演彼得罗夫的作品《活下去,并且要记住》在首都剧场上演,充满现代感的导演手法和想象力十足的舞台效果使中国观众对其印象深刻。CDn-WWW.2586.waNg由他代表莫艺出任合作导演,相信也将和青年导演王鹏碰撞出新的火花。
世界名作人艺气息相融合
今年七月,彼得罗夫就到达北京与剧组进行沟通,之后中方导演王鹏便开始了大量案头工作。这位人艺的青年导演,之前已有《榆树下的欲望》、《日出》、《德龄与慈禧》等多部作品上演,为了使逻辑感十足并兼具荒诞特点的作品更加“接地气”,同时靠近北京人艺的风格,他将作品进行了本土化、当代化的处理。
“我把剧中的场景都转换到了中国,并且把《红楼梦》、《西游记》这些经典名著引入,让观众最后看到一个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故事。”王鹏称,他希望把剧中的六个角色变成活生生的六个人,告诉观众什么是真什么是假。“通俗是很重要的,原剧本中很多理论化的台词都被改成了现实中发生的故事,因为我们最终要让观众看得懂这些故事。”
有了作品文本的基础,剧组在俄方导演彼得罗夫正式到达之前就开始了前期的对词工作。“戏中戏”的结构和剧中人物跳进跳出的表演给了演员不小难度。为了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排练,在正式建组之前,演员们就已经将熟悉台词的工作完成。
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北京人艺历史上曾有多次与外国优秀导演合作的剧目,《请君入瓮》、《推销员之死》、《哗变》、《海鸥》等不仅成为人艺对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同时也是人艺剧目库中不折不扣的精品。
而《六个寻找剧作家的剧中人》则是又一次对文化交流方面的探索。有着多次同外国导演合作经验的王鹏认为,与“莫艺”导演的合作,更多的是创作方法上的合作,而更重要的是学习,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希望借此机会学习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导演方法和艺术创作理念。
与此同时,北京人艺方面表示,这次将意大利作家的名作交由俄罗斯和中国导演联合导演,这种“混搭”既可以继续推动北京人艺同世界顶级剧院间的交流、学习,也可以提供一种全新的演出思路,丰富剧院的剧目储备。同时更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培养和锻炼北京人艺自己的创作队伍。
据悉,这部作品将于12月7日至15日登陆首都剧场的舞台。(编辑/宋凌瑶 责任编辑/曹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