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出中,观众按照演员的要求用小灯在面前写字或画画,画面形成延时的效果被投射在幕布上。李宴 摄

《逝者空间》剧组给每位观众都发了一个LED小灯。
9月3日至9月29日,2013北京青年戏剧节在北京11个小剧场上演。今年青戏节的整体规模较上一年有所缩小,主单元共有41部来自全世界12个国家和地区的剧目。从2011年起,青戏节增设“致敬大师”单元,请青年导演执导戏剧大师的作品,先后上演了品特、斯特林堡、布莱希特的作品。今年该单元的主题是“永远的梅特林克”,但仅以剧本朗读的形式呈现,令不少观众感到遗憾。同样以剧本朗读呈现的还有14位青年编剧的作品。
青戏节期间,新京报邀请了60位读者观看了包括开幕大戏《契克——远方的世界》在内的8部中外剧目。最终,观剧团给荷兰PIPS实验剧团的《逝者空间》打出了90分,成为本届青戏节观剧团得分最高作品。CDN-WwW.2586.Wang
国外剧目
邀观众建《逝者空间》
今年青戏节的剧目整体实验性较强,许多剧目都不再以“讲故事”为唯一的方式,剧场技术手段也花样翻新,因而争议不小。其中,荷兰PIPS实验剧团的《逝者空间》就是最好的例证。这部令不少观众表示“大开眼界”的作品,完全没有剧情,戏剧现场动用了各种科技手段,成功变身为一个“新产品发布会”,观众也是参与者,趣味性十足。
《逝者空间》关注的是现如今社交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但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大幅增长,逝者却没有自己的社交平台。现场的一位演员化身“乔布斯”似的人物,向在场观众推销起“逝者空间”,并教观众如何在空间上建立自己的账户。舞台上方有一个对准观众的摄像头,每位观众都领到一个LED小灯,并按照演员的要求用小灯在面前写字或画画。同时,舞台一侧的演员将画面输入一个特别的软件,画面形成延时的效果被投射在幕布上。比如演员让观众在面前画一横一竖,投射到幕布上的就如同一百多个观众深陷墓地一般的阴森效果。演出中,有一位女性观众受邀加入,演员们利用软件为她在逝者空间里建立档案。
以多媒体戏剧为卖点的荷兰PIPS实验剧团,作品融合音乐、戏剧与影响等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剧团演出中所用的软件、音乐和视觉效果均为自主设计,演出现场则让观众全程参与,感受到科技渗透表演的全过程。
《逝者空间》最终以90分获得新京报青戏节观剧团最受欢迎的剧目,但也有观众在采访中表达了不同的意见。观众刘小米就表示,看这部戏仿佛儿时去科技馆的体验,“有意思,但技术噱头远大于艺术性,基本上与戏剧没什么关系”。

《美好的一天》剧组给每位观众发了收音机和耳机,观众可选择频率听舞台上19位讲述者任意一人的故事。

舞台后方有一个高耸的机械装置和烧水壶,观众能听到水的沸腾。剧组供图
国内剧目
“选择”听《美好的一天》
国内剧目得分最高的是李建军的新作《美好的一天》,观剧团为其打出了89分。2011年李建军导演的《狂人日记》也曾在新京报观剧团评分中拿下第一。
舞台上有19位演员,他们几乎同时开口,讲述属于自己的特殊的一天。观众在开场前领到一个收音机和一副耳机,可根据舞台上方提示的每位演员的频率,调到其私人电台,听他/她的故事。19位讲述者中有赛车手、医生、商人、自由职业者、退休的服务员、石油工人、转业军人、媒体记者、北漂“打工仔”等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在此过程中,观众看似“主动”——每个人都手握收音机可以自主选择,但实则被动,因为每位观众每次只能听一个演员的频率,如随意“换台”,则很可能什么也听不到,摘下耳机,又只有嘈杂一片。因而演出中,陆续有一些不耐烦的观众选择提前退场。
全剧的结尾是19位演员依次说出一个个词句,断断续续地连成了一段看似有意义的文本,“美好的一天”也由此落幕。舞台后方始终有一个高耸的机械装置和一个烧水壶,演出时,随着水的沸腾,装置会喷出彩带,对讲述者进行干扰,似乎也可看作是一种“庆祝”。
该剧刚刚结束了北京和杭州两地的演出,11月6日至10日将在北京9剧场TNT剧场二轮上演。(新京报记者 陈然)
观剧答卷
新京报观剧 第150期
2013北京青年戏剧节
时间:9月3日至9月29日
人数:60
总分 90
《逝者空间》(荷兰)
虽然是“逝者”的空间,但整部戏始终充满着娱乐秀的气质,非常欢乐。(孙英奇)
总分 89
《美好的一天》(中国)
试图为每个普通人在舞台上讲述自己故事提供机会的作品,但每个故事却又不可避免地经过了选择。(王一可)
总分 88
《契克——远方的世界》(德国)
一部“在路上”的戏剧,舞台呈现充满想象力,浪漫惊艳。(贾颖)
总分 85
《春之祭》(波兰)
8名演员配合着节奏强烈的音乐,以夸张、残酷的肢体突出了“牺牲”这一主题。(韩朵朵)
总分 83
《物质生活》(中国)
李凝通过剧场完成了一次对中国当代艺术家生存困境的表达,虽有争议,但也引人反思。(蘑菇)
总分 82
《中国的鬼魂》(中国)
故事来自《聊斋志异》,叙述视角多重、有趣。但全剧显得有些破碎,难以寻得创作者的完整表达。(高森)
总分 82
《弗里达:爱情、疼痛与激情》(墨西哥)
“弗里达”的独角戏,但表现形式有些单调,倒是女演员不时小酌一口龙舌兰还有几分弗里达的风骨。(江河)
总分 80
《让我们假装是人类》(瑞士)
以剧场的形式探讨“人道主义救援”,动用了许多元素,但这些元素多多少少都用得有些生硬。(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