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行业资讯 >> 正文
8位外国作家“呼吸”上海60天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49:13 点击:
8位外国作家“呼吸”上海60天
  9月2日晚,在通常上演小剧场话剧的上海话剧中心D6艺术空间,王安忆、陈村、秦文君、王小鹰、路内、那多、张怡薇等上海作家聚集在这里,欢迎外国作家同行参加“2013上海写作计划”。     “这是我们第六年举办这一活动,今年做了一点推进,邀请话剧中心与作协联办。这让我们得以举办一个全新的开幕式,由专业演员朗诵诗歌与剧本,吸纳更多热情的观众一同分享。”作为“上海写作计划”的发起人,上海作协主席王安忆的开幕词简洁而不乏幽默,“但无论怎么修正和推进,我们的初衷不会改变,那就是邀请外国作家进入到上海生活的芯子里,做两个月上海人,了解上海正在经历的历史。要知道,上海的文学就是从这样的历史里呼吸和生存的。”     2008年起,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上海写作计划”每年邀请若干外国作家于9月1日至10月31日来上海生活两个月,迄今已有30位来自19个国家的作家驻市。今年写作计划的主题是:“呼吸”。在写作计划的小手册上,王安忆对于这个主题有一段阐释:“上海的空气难免是混浊的:汽车尾气,冷暖空调外机,土木工地的粉尘,制造业燃油排放,还有中国厨房的热锅和调料……可是,也许有那么一瞬间,所有的喧哗躁动偃息下来,风止雨停,工地歇工了,厨房熄火了,制造业的流水线无声地运作,你会觉出呼吸的轻盈,轻盈得就像舞蹈,简直能飞上天。CDN-WwW.2586.wanG我们请这些外国作家来,就是为了一起经历这呼吸的传奇。”     呼吸,从与市民亲密接触开始。当晚活动通过网络报名,80个入场名额很快满额。比利时诗人杰曼·卓根布鲁特率先登台,在吉他伴奏下,他朗诵起自己的诗歌《喜马拉雅山宁静的早晨》和《鹰》。年轻的阿根廷作家萨曼塔·施维柏林说,自己的导师曾叮嘱她,文学不能让你赚到大钱,但如果你足够努力,就有机会周游世界,“所以我来到了这里,谢谢你们对我的肯定。”包括卓根布鲁特和施维柏林在内,今年参与“上海写作计划”有来自7个国家的8位作家参与。在受邀之列的尼日利亚剧作家赞纳布·加罗因身体原因,在确认截止的最后一天8月31日遗憾放弃来沪行程,但她登上伦敦、纽约等国际舞台的剧作《洋葱让我们哭泣》仍然在当晚开幕式上被介绍给上海观众。     据了解,参与“上海写作计划”的作家通过驻华大使馆的推荐、网上报名形式接受上海作协的审核,审核标准包括“在国际文坛上有一定影响力,且出版过一定规模的作品”。(施晨露)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