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行业资讯 >> 正文
北京儿艺:用连锁经营盘活儿童演出市场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49:30 点击:
  今年9月,北京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儿艺”)推出的大型奇幻现实主义题材儿童剧《想飞的孩子》在北京演出80多场后,将赴鞍山连演30场。然而此次巡演不同以往,北京儿艺只需派导演去执导,剧场、演员、道具、服装以及宣传都由当地子公司提供。像这样跨地区连锁经营的产销模式能够给儿童演艺市场带来新的突破吗?     批量化复制实现两地互惠     北京儿艺推出的儿童剧《想飞的孩子》近日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三场,突破了50万元的票房。为了让全国更多的观众欣赏到这部作品,鞍山京演儿艺联合剧院有限公司将把该剧“接”到鞍山。与以往不同的是,鞍山京演儿艺联合剧院有限公司是由北京儿艺控股,鞍山市艺术剧院、鞍山报业集团共同参股组建。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儿艺将无偿提供该剧的版权,只需派出导演团队指导当地排演剧目。演出场所以及相应剧目的生产则是由鞍山市艺术剧院负责,鞍山报业集团则将提供旗下媒体资源,负责剧目的运营管理和市场推广等工作。     “这样一来改变了原有儿童剧的产销模式,不仅大大降低了演出成本,对于我们来说,市场也变得大了起来。”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东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其实,《想飞的孩子》并非北京儿艺向鞍山输送的第一部作品。今年7月,借助北京儿艺的资源优势,鞍山京演儿艺联合剧院有限公司引进的《身体的秘密》之《牙刷骑士糖豆洛》在鞍山演出四场,场场爆满。cdn-WwW.2586.wANg     设立外地子公司深挖当地市场     在王东看来,这种连锁经营模式想法的提出也是一次偶然。2007年为纪念世界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北京儿艺联手济南儿童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西安儿童艺术剧院、广西话剧团和广西木偶剧团等各地院团共同推出了儿童剧《安徒生》,并在北京五个剧场同时上演。最终演出32场,吸引观众3.5万多名,总票房达到400余万元。那一次的成功联手合作给北京儿艺带来了启示:儿童剧为什么不能像麦当劳通过加盟开连锁店的模式,在文化平台上得到实现?     于是在2010年,北京儿艺开启了“儿童剧联盟工程”,注资300万元在长春成立了首家子公司——吉林京演儿艺联合剧院有限公司。之后又相继在鞍山、乌鲁木齐、太原、西安成立了四家子公司,鞍山京演儿艺联合剧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统一由北京儿艺无偿提供所有优秀剧目的版权,子公司则每年提供100场剧场演出使用权、青少年艺术培训资源和必要的宣传资源。据悉,三年间,北京儿艺已经向下属的子公司输送了十余部作品。     零版权输出实现连锁经营     王东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样的产销模式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空间。儿童剧相对于话剧、音乐剧等其他舞台表演形式,利润非常薄。就投资而言,北京儿艺一年大概上演两部原创大戏,每部戏的成本都在300万元左右甚至更高。“虽然我们是无偿提供版权,但每年我们可以以子公司控股股东的身份得到股东收益,这样投资产生的回报可能没有想象的高,但是能够帮助北京儿艺尽快地占领全国市场。”     对于北京儿艺连锁式的经营模式,明戏坊戏剧工作室制作人崔文嶔表示认同。在他看来,这种模式的产生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和趋势。然而,它随之也可能引起业内的反思与质疑。“从纯艺术的角度来讲,艺术品的鲜明特质就是它的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尤其是舞台剧。但是这种特质和市场化、规模化的运作是有矛盾的。如果想走市场,就要有一定的规模,并且进行大量复制。复制性的演出能否保证原本的含金量和艺术水准将受到质疑。”崔文嶔表示。(刘小艾)     闲置剧场变“废”为宝     为了把北京儿艺的排练场充分利用,北京儿艺计划将现在的排练厅改建为南锣鼓巷文化艺术中心,不仅可用于排练儿童剧,还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打造特色剧目。改建后的剧场面积将由原先的3000平方米扩建至4000-5000平方米,座位数从原先的350个改建后有望达到600个。谈及为何将剧场定位为文化中心,王东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剧场本身只能吸人,但还不够吸金。南锣鼓巷这条街非常具有文化创意,我们更看重剧场外围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外围空间来做创意礼品、创意展示等,把‘短线’做成‘长线’”。     除此之外,北京儿艺今年还计划与国内知名动漫企业合作,将《迷宫》等经典剧目拍成动画电影或动画片,在央视和众多卫视频道播出。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