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话剧《老宅》展开巡演之旅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51:05 点击:



8月7日至24日,厦门歌舞剧院音乐话剧《老宅》剧组将赴甘肃兰州、河南郑州、福建福州展开为期半个月的巡回演出,本次巡演是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背景下,厦门歌舞剧院与上述省市国有文艺院团跨地区、跨省份战略合作演练活动之一,它不仅体现在合作院团之间舞台精品的引进展演、交流学习,还体现在合作院团之间在演出场所、演艺设施方面的资源共享,以最专业的演出活动、最节省的演出成本为原则,加大合作院团各方具有地域特色舞台精品的传播力度,扩大社会影响覆盖面,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CDN-wWW.2586.WaNG 近距离学习合作院团先进理念 兰州、郑州、福州均为我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省会城市,在艺术生产、艺术发展方面都有了不起的建树,如兰州大剧院演艺中心的舞剧《大梦敦煌》、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的舞剧《太极传奇》、福建大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歌剧《土楼》等都给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是厦门歌舞剧院学习的榜样。此次巡演,《老宅》剧组将在展示福建精品剧目的同时,近距离接触合作院团特色文化,学习他们先进的创新理念,进一步强化和巩固精品意识,促进厦门歌舞剧院的建设和发展,为把音乐话剧《老宅》进一步打磨成为国家精品剧目,把“音乐话剧”打造成为成熟的、可供借鉴的艺术表演形式而努力。 节省演出经费,扩大剧目影响 音乐话剧《老宅》由厦门歌舞剧院创作完成于2012年8月,同年即获得福建省第25届戏剧会演剧目一等奖。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老宅》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传播展示,此次厦门歌舞剧院跨地区、跨省份巡回演出,得益于厦门歌舞剧院与兰州、郑州、福州国有文艺院团战略协作形式的确立与尝试。此次巡演《老宅》剧组轻车简从,只携带必要的道具和少量演出设备,大部分灯光、音响等均直接使用演出地的已有设备,减少了演出设备的运输经费和装卸损耗;剧组上下以火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在演出地的食、宿、行还将充分发挥承接院团的地方优势,把各项费用降到最低,这种多地文艺院团的战略协作关系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在对应的协作城市开展,一些协作细节也将在实践中通过协作各方积极协商逐步得到完善,最终形成实惠各方、可持续运作的联盟模式。 提升演员队伍,追寻精品之路 厦门歌舞剧院对巡演并不陌生,但远距离、跨省份巡演,近二三十年从未有过。近年来,厦门歌舞剧院获得国家级大奖剧目层出不穷,但在厦门地区以外的展演机会并不算多,演员队伍锻炼得不够充分,剧目宣传覆盖面相对狭窄,厦门歌舞剧院创新推出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音乐话剧”问世多年,革命战争题材的《雁叫长空》、现代都市题材的《停一停,等等我们的灵魂》、近代乡村题材的《老宅》的成功创作演出,“音乐话剧”受到了多方面的磨砺和检验,得到了我国戏剧界专家的广泛关注和悉心指导,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在向更高层次戏剧舞台冲刺的关键阶段,巡演显然是“音乐话剧”进一步接受社会检阅、进一步锻炼演员队伍、进一步追寻精品之路的重要举措。(谢建波)
走出老宅…… ——音乐话剧《老宅》总导演的话
用一个故事表达一首诗,用一首诗讲述一个故事。这是我在舞台诗化意象上的又一次追求和探索。 一座沉寂的老宅,一段哀婉的爱情,一曲悠远绵长的琴声,这些都是不同的色彩,而在舞台上,我拿起我的画笔用它们描绘了一幅油画。在这幅流动的油画里,不仅仅讲述了一段恋情、一句誓言或一次牺牲,那是对一个从未走出过老宅的女人的一次内心剖白。 在短短的十天里,一个女人体会了她之前从未体会过的——甚至无数其他女人一生都未曾体会过的东西,那就是爱。为爱启蒙,为爱陶醉,为爱痛苦,为爱挣扎,为爱抉择,为爱牺牲……这个爱的过程也是她走出老宅的过程,老宅是她坚硬的现实,而爱就是她温润的灵魂。 这还是一曲爱的圣歌,大提琴是这首圣歌的一个和声旋律。它并不真实存在于她的坚硬现实中,它只是回响在她的温润灵魂里。它与她曾经的邂逅,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共鸣,于是它被留在她的灵魂里。多年以后,在她以为“早丢了它,早忘了它,早就没有它了”的时候,它在她的内心深处悠然响起…… 走出老宅!走出老宅!!当她从那座老宅的地基上飞升起来的时候,她完成了自己最终的美丽和高贵,美丽得令人炫目,高贵得令人仰视,而她的美丽和高贵,只有与她一同飞升的大提琴能够配得上…… 长期以来,厦门歌舞剧院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具体指导下,在全市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50余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建院后的三十年间,厦门歌舞剧院先后创作排演了一批富有闽南地方特色的歌舞节目,给厦门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6年的金色秋天里,歌剧《阿美姑娘》的成功创作演出振作了厦门歌舞剧院,1997年应文化部邀请《阿美姑娘》进京演出,先后荣获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等多个单项奖。歌剧《阿美姑娘》的排演和取得的成功,还促成了厦门第一支交响乐团——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的诞生,同时也促进了厦门歌舞剧院舞蹈团、歌剧团以及舞美中心的重新崛起。“周末广场音乐会”“假日文艺舞台”已经成为厦门歌舞剧院公益演出的闪亮品牌。 2002年厦门市歌舞剧团与厦门影剧院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实行“院团合一”,升格为厦门歌舞剧院。近年来,剧院参与策划实施各种大型综合性文艺晚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大型焰火晚会”“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共庆中秋文艺晚会”、《祖国颂》、《旗帜颂》在海内外产生很大影响;交响乐集《我的海峡》、清唱剧《海峡史诗》(第五乐章),获得巨大成功,我国第一部以城市为题命名的交响乐《厦门交响曲》由厦门乐团成功首演;厦门乐团分别成功担纲第四届鼓浪屿钢琴节青少年(专业)钢琴比赛、文化部第一和第二届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大提琴比赛、第三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获奖选手厦门巡演的协奏……据不完全统计,仅近10年间,厦门歌舞剧院获得国家及省市铜奖以上奖项达76项;厦门乐团、歌剧团、舞蹈团、舞美中心等获得省级、国家级铜奖以上个人奖超过140人次…… 2006年,音乐话剧《雁叫长空》成功搬上舞台,厦门歌舞剧院开创了声乐演员表演音乐话剧的先河,在“以剧带人,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先后获得福建省第五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2009年7月音乐话剧《雁叫长空》专程赴北京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作专场汇报演出获得成功。 2009年,另一部音乐话剧《停一停,等等我们的灵魂》成功搬上舞台,先后获得第四届福建省艺术节·福建省第24届戏剧会演、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厦门歌舞剧院创作的两部音乐话剧连续夺得第十、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这在全国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中是绝无仅有的。 2012年,厦门歌舞剧院创作的第三部音乐话剧《老宅》,在总结前两部音乐话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由歌剧团、舞蹈团、厦门乐团、舞美中心等再度通力协作顺利搬上舞台。几年来,在不间断的舞台实践中,三台风格迥异的音乐话剧,让厦门歌舞剧院在创新戏剧表演形式的探索中有了长足的进步,赢得中国戏剧界的肯定。从《雁叫长空》开始就一直关注着“音乐话剧”的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季国平等戏剧界专家学者给予厦门歌舞剧院的“音乐话剧”和音乐话剧《老宅》高度评价,认为厦门歌舞剧院在探索音乐话剧、规范音乐话剧走出了新路,演员比在演出音乐话剧《雁叫长空》、《停一停,等等我们的灵魂》时更成熟,演得好;厦门歌舞剧院连续三台音乐话剧,将成为舞台艺术的模板,为促进中国音乐话剧的成长,厦门歌舞剧院在探索中有很多拓展。 厦门歌舞剧院的优秀剧目、节目走进海岛军营、走进校园社区,为部队指战员演出、为青年学生演出、为广大市民演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08年至2010年被厦门市文化局党组评为文化系统党建工作先进党支部、2010年被市直机关党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至今连续被市直机关党工委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回顾剧院50年来的经历,或许这首诗更能表达我们今天的坚守与情怀:五十年峥嵘岁月,厦歌人不畏艰难;音舞诗画齐并举,百尺方台留芳菲。让我们共同祝愿厦门歌舞剧院的明天,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进程中更加灿烂辉煌。(谢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