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行业资讯 >> 正文
由“初恋”引发的蝴蝶效应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51:54 点击:
  可以说,音乐剧《寻找初恋》在上海茉莉花剧场的驻场演出,是本土原创音乐剧与一座老牌剧场联手进行的一次百老汇式的驻演,也是曾成功制作音乐剧《妈妈咪呀!》的亚洲联创实现产业化运作的新尝试——让一部音乐剧更接地气,改变一座剧院的面貌,甚至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标识,从而如蝴蝶效应般带动配套衍生产品和周边产业的发展。     剧场像是一道乘法算式里的乘号,以音乐剧为基础,在周边区域成倍提升附加经济价值。百老汇每1美元的票房收入能带动7美元的附加收入。英国伦敦西区剧院演出的相关消费约为直接票房收入的7.5倍。各种与看戏相关的消费,如用餐、住宿、交通和购买节目单、纪念品等超出票房收入多倍。与中国距离最近的日本和韩国音乐剧市场,也已经形成音乐剧驻演区域,以演出区为核心形成了大片的文化消费区域。
    百老汇、伦敦西区以及日本四季剧团所形成的剧场经济圈模式,并非简单的因为剧场云集,而是也要占尽“天时地利”。百老汇地处纽约曼哈顿地区最繁华的42街,该地是地铁线最密集的区域,购物、住宿、餐饮呈辐射状围绕这一区域延展,每条街都有几家音乐剧衍生产品专营店。日本四季剧团则在该国几个大城市拥有超过9座专用剧场,还曾搭建过十几个临时剧场。这些剧场周边均设有车站,便利的交通大大方便了前来观剧的外地或本地观众。     可见,与城市生活中心发生密切联系,是形成剧场经济圈的先决条件。为此,音乐剧《寻找初恋》制作方在上海多处选址。cDN-WWW.2586.WAnG剧场硬件既要满足音乐剧演出需求,又能满足至少6个月驻演档期,关键还要与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地带有不可分割的关联度,交通便利。历时半年,制作方最终选定了上海茉莉花剧场——它是很多老上海人心目中的文化地标,有着90年历史,也拥有足可匹敌新剧场的硬件设施,同时,它地处上海最繁华的人民广场商圈。     对剧场进行与剧目风格统一的全面包装、改造,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完整观剧体验,是实现品牌化的必要条件。早在1983年,日本四季剧团制作演出日文版《猫》,就专门在东京新宿搭建了一座帐篷式的“猫”剧场。后来,这个拥有一对醒目“黄色猫眼”的剧场竟成为城市景观之一,当年就吸引了48万名观众,从而开启了《猫》在日本长达25年的公演。     因此,音乐剧《寻找初恋》剧组在紧张排练的同时,也在剧场内外进行大规模的造型工作。剧组邀请了知名的剧场视觉设计师,从剧目的风格定位入手,对茉莉花剧场的结构及所处环境进行全面改造。剧场外,原生木质外立墙面低调内敛,文艺风格溢满街区;剧场内,写意风格的大型手绘漫画墙,让观众从走进剧场的那一刻就开始体验到剧中充满爱意的清新风格。     从首演至今,音乐剧《寻找初恋》已经在上海茉莉花剧场上演了超过50场。可以说,随着这部充满着都市青春气息的音乐剧的上演,沉寂多年的剧场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据了解,亚洲联创下半年还将推出另一部中型剧场的驻演剧目,并将延续这种“改造剧场”的操作模式,让老剧场玩出新花样。这些剧目最终将带动怎样的剧场经济圈效应,人们拭目以待。(翩翩)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