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行业资讯 >> 正文
木偶剧来了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52:10 点击:
《美人鱼》剧照

《美人鱼》剧照

《木偶奇遇记》剧照   《木偶奇遇记》剧照      在各种演艺形式缤纷竞技的今天,木偶剧似乎离开人们的视线已经很久了。由省文化厅主办、省演艺集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儿童戏剧节西安分会场即将拉开帷幕。演出的节目单上,记者注意到,木偶剧占到了近二分之一。古老的“木偶剧”缘何如此受到大家青睐?即将上演的几部戏各自又有哪些特点呢?      溯源:始自汉代,是“百戏”之一      此次儿童戏剧节西安分会场的演出中,将共上演7部戏,有5部是主办方从戏剧节上演的40部精品儿童剧中精选出的,其中属于“木偶剧”类型的共有3部,分别是《木偶奇遇记》、《美人鱼》和《坚定的锡兵》。      在80后西安女孩王丽丽的记忆中,看木偶剧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情,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叮当》。CdN-www.2586.wANg“后来也就在农村赶集,或是某个旅游景点见过几次。”她觉得,“这好像是属于都要进入博物馆的东西了吧”。      木偶剧这种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演艺形式曾经荣登宫廷舞台。木偶剧是由演员操纵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木偶作为戏剧性的表演出现在汉代。三国魏明帝时,木偶人已能表演各种杂技动作。唐宋时期,木偶的制作更加完美,尤其是宋代,木偶剧的发展达到鼎盛,属于“百戏”之一。清代的宫廷也盛行演出木偶剧,时称“大台宫戏”。      改变:创新形式,“老人”焕发青春      “木偶剧”在中国戏剧领域真可称得上是“老人家”了。随着戏曲兴起,“木偶剧”的演出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和小城镇。      “形式老套,故事老套,在各种多媒体的演出环境中难以取胜,很长一段时间制约了木偶剧在当今这个时代的发展。”陕西演艺集团中贝元儿童艺术剧院总经理李黎分析。李黎介绍,目前全国有20多个木偶专业剧团。陕西的“杖头”木偶已经纳入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演出中,担任《木偶奇遇记》和《美人鱼》演出的是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该剧院创建于1955年,是我国唯一的一家“国”字号木偶剧院,代表中国木偶表演艺术最高水平。      为了顺应市场的需要,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将传统的表演形式和备受欢迎的故事融为一体,采用了多种先进的表演手段,李黎认为,“他们是中国‘木偶儿童剧’创新的先行者。”李黎介绍,目前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一年的演出能达到300场,参加此次西安分会场演出的这两场戏是近几年来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在全国巡演最多的剧目。      李黎笑道,“希望也能让西安观众对木偶剧有个全新的认识”。      特点:部分表演效果优于真人      发展到今天,“木偶剧”的演出已经被艺术家们开发出了多种新式,可谓“不拘一格展新姿”。从参加此次演出的三部木偶剧来看,可谓各具特点。      其中《坚定的锡兵》由阿根廷奥玛木偶艺术剧团演出。整部戏由一位演员完成,是“人偶同台”,一个人要完成好几个角色的演出,表演者本身也是其中的角色,演员时而左右手并用,令人眼花缭乱。      《木偶奇遇记》是木偶剧中的偶型剧,由真人表演木偶,即由演员穿上木偶戏装,特点就是脑袋上戴着代表不同人物形象的“大头”。这种演出形式结合了人物和木偶的表演方式。      而《美人鱼》基本上可以称之为“纯木偶剧”,特别是第一部分全由演员操纵木偶完成,第二部分的表演,则结合有纯木偶、偶人和真人表演。比如,在第一部分中,美人鱼的表演由三部分构成,尾巴、胳膊、头分别由3位演员参与表演。海底、水草、海底动物等等全部由木偶表演完成,整个舞台非常唯美,“在这种环境中,木偶表演就要优于真人,可以快速完成很多真人无法完成的动作,比如快速游动的表达,已达到整个表演的完美性。”      木偶戏“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决定了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纵者,分隔观、演区,突出木偶和吸引观众。但《美人鱼》不同,演员是“亮台”表演,所有的演员都展示在舞台上。      李黎说:“这种形式的好处是,小朋友们既能看到有趣的故事,又能看到木偶的表演是怎么完成的。”李黎认为,“这样的演出形式对孩子们普及‘木偶’这一传统文化也有一定作用。有兴趣了才可能激发保护的欲望,让传承成为可能,不是吗?” (敬江晴 )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