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的犀牛》要与沈城观众感情共鸣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53:57 点击:

“感情共鸣”让犀牛走到今天
《恋爱的犀牛》剧情主要是关于爱情的故事,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为她做了一个人所能做的一切。剧中主角马路是别人眼中的偏执狂,在人人都懂得明智选择的今天,算是人群中的犀牛,实属异类。从1999年至今,《恋爱的犀牛》这部小剧场话剧已换了四代演员,到今天,接班人是刘畅、黄湘丽。有人认为,在段龙还未改名成段奕宏前,就成就了 “犀牛”的巅峰时期,早期的郭涛造就了“犀牛”,后期的刘畅和黄湘丽也交给观众一份很好的答卷。
《恋爱的犀牛》走到现在,“感情共鸣”是重要元素,其中大段脍炙人口的台词,被许多人奉为“爱情宝典”,吸引他们一次次走进剧院。
每一次演出都不同
作为一部已经有着14年剧龄、在全国多地有过演出的话剧,《恋爱的犀牛》却从未在沈阳演出,但在我们身边却从不缺少“犀牛”的铁粉身影,他们以往都是追到北京看,从郭涛、吴越版看到刘畅、黄湘丽版,如此魅力只因每一次演出,“犀牛”均有变化,且能带来惊喜。cDN-WWw.2586.waNg 2012版《恋爱的犀牛》起用了新人刘畅、黄湘丽,两人赋予明明和马路这两位主角别样的性格特质,刘畅饰演的马路更具忧郁气质,反而更易凸显犀牛那种陷入爱中变得痴狂的情绪,刘畅在演绎时,不同于段奕宏极具爆发力的演出,在念白中使用大段留白,让情绪慢慢释放且氤氲开来,把全场观众的情绪也包裹起来;而黄湘丽版的明明则娇俏可爱了许多,甚至有些任性,让人觉得这版的明明好似邻家那个淘气却又让人无可奈何的小妹。
先锋是姿态要有创造力
《恋爱的犀牛》的剧场设计堪称亮点,全场用塑料围裹,这种独特材料形成的天然褶皱配合灯光的照射,明暗效果突出,而主人公在情绪宣泄时的撞击也有着不同以往的音效。此外,舞台设计极为简单,仅有一张床和几把椅子,剧情的发展由灯光与音乐引导,全场时明时暗,打造出现实与梦境穿梭的效果。音乐也是千变万化,在马路与明明相遇时舒缓柔美,而嘻哈摇滚、奇异舞蹈、歌曲串烧拼接、RAP、儿歌等都成为新亮点。
这部话剧为何能久演不衰?孟京辉说:“先锋是个姿态,是跟别人不同的,要与众不同,要有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