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行业资讯 >> 正文
《日租房》里的那些故事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1:57:00 点击:

      这几天,华中师范大学未名剧社正在排练话剧《日租房》,准备参加全省首届大学生话剧艺术节。由于20多位学生演员来自不同专业,只能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集中排练。

      去年12月31日,作为剧社的跨年大戏,《日租房》在校园里演出,售票300余张,每张票象征性收一元钱。话剧里,4名年轻房客的五味人生,折射出青年对理想与爱情的抉择。观剧学子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感动”。

      剧社社长姜余是管理学院大三学生,社里的女孩们却亲热地喊他“爸爸”。这一称呼,源于他在《日租房》中的角色。虽然只有4句台词,他以一口东北腔达到全场爆笑的效果。

      姜余回忆,当时《日租房》演出临近寒假,社员们在校园里进行宣传。4个大男生冒着雨雪,抬着宣传板来回换地方,手指都冻僵了,可宣传效果出奇好。

      为了让参演社员回家过年时能与家人分享,演出一结束,姜余便投入录像剪辑、音效、花絮、演员介绍等后期制作中。这期间,电脑突然坏了,所有心血付诸流水,又重新赶工。他和朋友整整用了3天,终于做好视频。CDN-WWW.2586.WaNg他骑着自行车,将U盘一一送到社员们的宿舍楼下,让大家拷贝。那时,正碰上车胎不好使,骑一会儿就得打一次气,他的心里却满是喜悦。

      姜余感叹:“演出一部戏的成就感,也许观众们很难体会到。我们收获了喜悦,就什么苦都忘了。”

      行政管理专业大一学生张宜凡是《日租房》的主演和副导演。他从小酷爱表演,享受站在舞台上的感觉,因此一上大学便加入剧社。他说:“通过努力,做好一件事,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