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会诊”两年来上海新创剧目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00:19 点击:



优秀剧目奖(7部) 昆剧《景阳钟变》 上海昆剧团 中篇评弹《陈其美1911》 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 话剧《钢的琴》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 滑稽戏《哭笑不得》 上海市青艺滑稽剧团 京剧《唐琬》 上海京剧院 越剧《李商隐》 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 淮剧《家有长子》, 上海淮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淮剧团)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的 “2012上海市新剧目评选展演”昨天在市文广局举行了表彰会。CDn-wwW.2586.WANG从今年7月15日开始到10月22日,上海有关领导和专家经过三个多月的评选,在24台正式入围的展演剧目中,选出了获奖剧目。 最终,昆剧《景阳钟变》、中篇评弹《陈其美1911》、话剧《钢的琴》等7台剧目获得“优秀剧目奖”。话剧《吁命》、淮剧《小裁缝》、音乐剧《聂耳》等9台剧目获“优秀演出奖”。获得本届“新人奖”的有10位,除了演员陆嘉伟、盛舒扬等,也有灯光设计冯彦臣、编剧沈念等各个领域的青年人才。 上海市的“新剧目评选展演”每两年举办一届,自2004年起,已经相继举办了五届。这一活动是为了推动上海文艺创作而举办的。作为上海“精品、优品、新品”三品工程的第一个台阶,这个评选展演活动可谓是“三品工程”的初选,旨在发现优秀的新创剧目,并帮助其修改提高。 连续参与了五届评选展演活动的上海市文广局艺术处处长方家俊介绍说,新创作的剧目往往不够成熟,但通过新剧目评选和展演,一批有加工潜力的新作得以浮出水面,能够有机会让专家现场评审、会诊,帮助剧团加工修改,得以在全国性的艺术活动平台上展示。 今年,共有40台剧目报名参评,最终正式列入展演、评选名单的有24台剧目,基本都是这两年新创的作品,这反映了本市舞台剧创作的态势颇为活跃。在这些剧目中,创作选材都相对严肃,现实主义创作也占据主导。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很多民营剧团参评并最后获奖,包括小韦伯文化艺术公司的《小蝌蚪找妈妈》、勤怡沪剧团的《家园的春天》、徐汇燕萍京剧团《涅槃之夜》等作品。 方家俊表示,从2004年以来,这个活动的坚持对上海的文艺创作推动还是有所作用。很多优秀剧目得以在新创之初便引起关注,能够集中有关专家的群策群力共同修改提高,在全国的平台获奖。经过10年的积累,各院团的参与度与重视程度都有新的提升,活动也带动了院团有效地抓好创作,而一些民营剧团的创作和国家院团在同一平台竞争,也提升了他们的创作自信。 优秀演出奖(9部) 话剧《吁命》,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 杂技·马戏《绿色家园》,上海杂技团有限公司 淮剧《小裁缝》,上海淮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淮剧团) 音乐话剧《鉴真东渡》,上海戏剧学院 沪剧《苏娘》,上海市长宁区沪剧传承中心(长宁沪剧团) 滑稽戏《乌鸦与麻雀》,上海滑稽剧团有限公司 话剧《鼓舞》,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 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锦绣中华》,上海民族乐团 音乐剧《聂耳》,上海歌剧院 新人奖(10名) 陆嘉伟(中篇评弹《陈其美1911》,演员) 盛舒扬(越剧《李商隐》,演员) 冯彦臣(话剧《钢的琴》,灯光设计) 沈念(滑稽戏《哭笑不得》,编剧) 周继辉(杂技·马戏《绿色家园》,演员) 朱琳(中篇评弹《陈其美1911》,演员) 涂冉(音乐剧《聂耳》,演员) 韩秀一(话剧《吁命》,演员) 陈艳(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锦绣中华》,演奏员) 陈丽娟(淮剧《家有长子》,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