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眉玩的是大手笔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06:28 点击:




许曼地,80后美女+才女导演,其导演作品曾获得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舞台演出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奖励,个人获得由中国文化部颁发的全国优秀导演奖,并曾先后与日本、中国台湾剧社合作排演小剧场话剧。去年,安徽省话剧院推出小剧场话剧演出季,其中两部重量级剧目《小话西游》和《记忆底牌》便是由许曼地执导,从而填补了安徽省小剧场话剧演出空白。
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午后,记者与许曼地相约在省话剧院附近的一家咖啡馆见面。CDn-Www.2586.wANG快人快语的许曼地打开了话匣子,将自己从艺以来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细数她精彩人生中的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青春·激情 处女作既导又演 中日合排原创音乐剧 许曼地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在校时便走起了“国际路线”,参与过两部中日原创音乐剧《我们的旅程》和《情谊》的创作,并亲自在剧中出演主要角色,这两部剧都与“情”字有关。 2006年,一起学戏剧的中日学生们为了表达对彼此良好友谊的美好祝愿,共同排出了原创舞台剧《我们的旅程》,这也是许曼地的第一部戏。“中日两国学生为了纪念一个在日本地震中死去的中国留学生,筑起一道爱的桥梁,拍了一部电影叫《天空》,我演的是中国女孩‘望’,代表‘希望’。”在这部戏中,许曼地首秀歌艺,亲自演唱了一首歌。“谢谢你们的坚强和力量,跨越时空的屏障,连通心的桥梁。爱之花盛开在无国界的国土,绽放着美丽彩虹……”许曼地被这部戏深深打动,演着演着就会泪流满面,而每次唱起这首歌时,更是泣不成声。“这部作品对我来说意义非常大,我很珍惜和日本朋友们一起排戏的日子,希望我们的友谊能够长存。” 首战告捷,她的第二部舞台剧依然是中日合作,依旧讲的是“情”。“那是2008年4月排的《情谊》,讲的是关爱老人的故事,是很值得人深思的一部戏。”在剧中,许曼地饰演一位从中国到日本去看望外婆的女孩,祖孙二人却产生了很多矛盾,外孙女找了一个机器人来照顾外婆,自己却溜出去玩儿了。没想到,外婆越发地喜欢这个机器人,因为这个机器人懂她,愿意跟她交流,外婆把机器人当成“女儿”了,外孙女却开始吃醋了,难道它比我还重要吗?她对机器人发泄,最后竟然把机器人给弄坏了……后来,外婆生气不见了,外孙女遍寻不着,开始反思自己的错误,“是我不好,我不应该这么做……外婆,回家吧!” 许曼地在剧中挑起了主演的大梁,还说起了日语。这部剧在日本大阪上演时,一时竟引起了轰动,很多老人拄着拐杖、坐着轮椅走进剧场专门来看这部戏,看到许曼地的真情演出时竟激动得一个个热泪盈眶。“这部剧特别触动人心,我也在这样的锻炼中一步步成长起来。”许曼地至今回忆起这部剧依然感触颇深。 关键词:奋斗·磨砺 参拍首部电视剧 感谢那些挨骂的日子 别看许曼地学生时代的创作就屡屡轰动,一副羡煞旁人的“国际范儿”。可真正走出校门,走入了社会,她也曾有过作为职场新人而惨遭挨骂的苦涩经历。不过,喜欢挑战的许曼地对此却一点儿也不介怀,“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挫折和历练,才有了今天的许曼地。” 2007年对许曼地来说有两件大事,一是她考上了研究生,二是她参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青春励志偶像剧《网球王子》。 “说起来我和《网球王子》真的是非常有缘,这部戏我是中途加入的,完全是从零开始。”经同学的大力推荐,许曼地机缘巧合地进入了这个电视剧组,成了一名副导演。可谁知,刚拍第一个镜头时,就被导演当着1000多人的面狠K了一顿。 “那天是在浦东机场,要拍一场男主角从美国回来的戏,导演要求他跟着一群外国乘客从出站口走出来,我的任务就是要适时地安排他上场。”看似一场简单的戏,许曼地之前却做了不少的功课。“既然需要外国乘客做背景,那就要找外国航班抵达的时刻,可我查了航班表,当天只有一趟外国航班,我们就要卡着那个点拍摄。”当时在现场,外国航班抵达后,剧组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男主角上场了,可许曼地这边却出了点状况,外国人都已陆续出站了,她却毫不知情。导演急得拿着个大喇叭对着她就劈头盖脸喊了起来:“许曼地,你在干什么!”她这时才反应过来,哦,外国人来了,男主角赶快上场。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也让许曼地有了深刻的反省,拍戏可真是一点儿也马虎不得啊!从那之后,她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类似的疏忽了。 在电视剧组,许曼地遇到的一切都是新的,她负责服装、化妆、道具这一块儿,戏中那么多网球拍,那么多群众演员,那么多服装、场面布置什么的,全都由她掌管。“以前我根本不懂网球,可是剧中我还要帮网球队员们设计球路,通过那次的拍摄,现在我完全是个网球迷了。”许曼地笑呵呵地说道。 见副导演是个小丫头,有很多人起初根本不服她管,连她无意中站在了摄像机前面,摄像大哥都会扯着大嗓门不客气地喊:“唉,那个谁,给我让开。”不过,许曼地完全不介意这些“欺负”,渐渐地,许曼地的勤快、能干、宽容、豁达令同事们对她刮目相看,并把她当成了工作和生活上的“好姐们”。 关键词:成长·积累 首挑总导演大梁 排出全国获奖儿童剧 和父辈比起来,许曼地这一代人的舞台更广阔,环境更宽容,她们的思维也更发散了。还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她就在上海儿艺为小朋友上表演和台词课,导过小剧场话剧。她还担任《芝麻街》中国版动画片的编剧,编剧并参与制作录制了大型BBC动画《粉宝乐园》、央视少儿放的大型动画《美丽人生》。《粉宝乐园》是她做得最辛苦的一部片子,主题歌还是她唱的,又参与配音,什么都尝试一遍。 而说到许曼地和儿童剧的渊源,就不得不提到一部戏——《我们快乐成长》。这部戏是她2009年为江苏某剧团导演的大型校园剧,并一举获得了第八届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最佳剧目奖和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演出奖。曼地坦言:“这就像我自己生出的孩子一样,历经磨练,五次复排,200多场演出的经验累积,将上海、江苏、全国奖都抱在怀中,这是给我最好的回报!” 为一个地方戏剧团排演大型现代儿童剧,这个担子该有多难挑?许曼地明知如此却迎难而上,说到底还是她性格中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儿,喜欢挑战的个性让她在艺术之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当时那个剧团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剧场条件很差,一下雨舞台边的水都快流成了河,演员队伍也比较松散,管理起来很困难,而且剧团以前排的戏基本上都是戏曲剧目,从来没有排过现代儿童剧,转型也很麻烦。”曼地在最初的排演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剧团每天早上8点钟准时点名,会有100多人到场,可点好名后,再一看,人全不见了;排戏时,演员人在剧场,心里却还惦记着接孩子、买菜做饭这些家务事;而候场时嗑瓜子、吃水果、打电话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面对这些,曼地并没有气馁,她风风火火地忙碌开来,天天跟主创开会,分析剧本人物、主题思想、演出风格,还坚持带着演员做暖身运动,放松形体、对台词、摆正普通话,对待各项工作丝毫不含糊。平时,她跟演员们打成一片,还跟他们一起吃大锅菜,但该严肃时,她也绝不懈怠。“这些演员有些习惯,他们平时排练时不在后台候场,而是喜欢坐在观众席里,等轮到自己上场了再跑上台去,这样也太不认真了,有一次我逮着机会把一位演员狠狠说了一顿。从那之后,这种情况一下子好了很多。” 就是在这样的不断磨合中,曼地和这个剧团一起快乐成长。该剧演出时大获成功,并进入江苏常州市确定的“五个一工程”扶持剧目,各中小学校纷纷组织学生观看该剧。通过此剧,许曼地在儿童剧上的天赋和能力崭露头角,连母亲朱海燕都对女儿竖起了大拇指:“你通过这部戏的磨练真是不得了啊,今后有什么问题你都能自己解决了。” 关键词:回归·创新 青出于蓝胜于蓝 回乡打造精品舞台剧 许曼地出生于一个演艺世家,爸爸是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徽京剧院院长许北雄,妈妈是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话剧院副院长朱海燕,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许曼地是幸运的,毕竟从小耳濡目染,深受父母熏陶,艺术之路走起来应该顺畅许多。同时,许曼地又是肩负重任的,父母对安徽舞台剧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给了她无尽的动力,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何去尝试新颖的舞台剧样式,将安徽的舞台剧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当下摆在许曼地面前的挑战课题。这一家子哟,正因为有了他们,安徽的舞台剧才会如此蓬勃充满生机。 2009年下半年,刚刚参与《万世根本》这样一台重量级的大戏,许曼地便被父亲连哄带劝地动员来到省徽京剧院做编导,几个月过去,一台充满时尚元素的新版动漫儿童剧《小红帽梦幻奇遇记》很快新鲜出炉。 让擅长在舞台上翻跟头、迈方步的戏曲演员也演起了儿童剧!年轻的许曼地一出手就让人耳目一新,这台动漫混搭戏曲打造出来的时尚儿童剧,不论是人物造型、台词风格,还是身段运用、音乐处理、服装设计、舞美情调,全部极尽唯美、诗意、浪漫、风趣、幽默,尤其是考虑到了低幼儿童的心理承受力,有意识减少了恐惧元素,加强了滑稽性,演出的时候动感十足,有着强烈的喜剧效果。2010年9月10日该剧在省徽京剧院一亮相就引起了轰动,一炮打响。不单是来看演出的孩子们乐坏了,连许多陪着一起前来的父母看一遍都嫌不过瘾呢。 趁热打铁,再接再厉,紧接着由许曼地编导的第二部动漫舞台剧《黑脸大包公》也闪亮登场,比起《小红帽》,这台《黑脸大包公》就仓促得多——从接到任务到正式演出,总共只有两个月。这期间,曼地不但要把每集只有10分钟的动画小故事改编成有悬念、有人物、有音乐的舞台剧本,还要和演员们紧张的 期抢空隙。曼地急得抓狂,最后总算完成排练,于2011年1月14日如期上演。但春节前的时间实在太紧,戏排得有些粗糙,她非常不满意,决意等首轮演出结束,不管多忙,一定要进一步精加工,细打磨,把《黑脸大包公》磨到满意为止。在这一点,曼地说自己比较像妈妈,“认真,较劲儿”。 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对于“认真,较劲儿”的许曼地来说,机会总是在前方不远的地方等着她。 2012年5月,许曼地和国际大导演杨世彭博士合作,参与执导了英国戏剧鬼才王尔德的不朽喜剧名作《不可儿戏》,并登上台湾舞台。 6月,由其执导的儿童剧《拇指姑娘》获得第七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演出奖和导演奖。 7月,由其执导的大型动漫剧《小红帽梦幻奇遇记》进京参加第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并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上演。而后又奔赴上海参加第九届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 8月,由其担任助理导演的台湾果陀剧场话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8月、9月,由其执导的无厘头轻喜剧《小话西游》和欧美经典悬疑剧《记忆底牌》登陆省话剧院小剧场话剧舞台(其中《记忆底牌》2011年7月就已首演,填补了我省小剧场悬疑剧的空白),受到安徽观众的广泛赞誉。 10月,由其导演的庐剧《人鬼情》获安徽省小戏折子戏调演“优秀导演奖”第一名。 今年1月,她写的关于舞台艺术导演论文获得文化部全国戏剧文化奖论文金奖。 现在,曼地手上的计划已安排得满满当当,但为圆童年的梦想,她还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构想。“我想过把‘皮皮鲁’的故事重新搬上舞台,那是属于我们80后的回忆,也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儿童剧,还是我妈妈演的,直到今天,我对这部戏的台词、场景印象都非常深刻,现在我家里面还保留了这样的一个录像带呢。”曼地表示,这部戏既有温馨的记忆,又有怀旧的情节,非常符合80后们的艺术欣赏口味,同时也是省话剧院的保留剧目,她非常有兴趣帮助“皮皮鲁”重返话剧舞台。 天道酬勤,机会总给有准备的人,虽然有着极高的天赋和悟性,但许曼地勇于尝试,敢于挑战,身上始终保持着一股蓄势待发的精神头儿,让人不由对她心生敬佩。相信她的艺术之路今后还会走得更远,她的努力也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