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百家 >> 正文
人间有大爱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1:52 点击:
\
      朋友是搞滑稽戏的,应他之邀看了滑稽戏《顾家姆妈》。说句实话,原先我并不喜欢看号称“九腔十八调”的滑稽戏,总觉得这种俚俗的表演太夸张,我本不想笑,却被他挠笑了,非我真正意愿。可是,看过《顾家姆妈》后,发现自己很愚蠢,患了戴有色眼镜看事物的毛病。       上世纪60年代初,租住在苏州紫衣巷的女房客顾雪飞突然失踪,留下了一对才3个月大的龙凤双胞胎,扬州保姆阿旦牺牲了个人幸福,独自挑起了养育这对兄妹的职责,将他们抚养长大,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给予平凡而伟大的母爱……《顾家姆妈》故事脉络很简单,但是,在铺衍故事的时候,把阿旦放在近50年的风雨岁月里,其间折射出的内容相当丰富。我是在笑中有泪中看完《顾家姆妈》的,因为这一份暖暖的良善人性和矗立在平凡深处的道德光辉而深深感动!       阿旦很平凡,但很伟大。一个人做件好事没什么,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为了一对弃婴,她没有结婚,怕孩子被人看不起,躲开了乡亲,偷偷搬离紫衣巷,来到陌生的葑门横街,一个人又当妈来又当爸,白天打工,晚上踏三轮,含辛茹苦,拉扯孩子,努力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cDN-WWw.2586.wAng阿旦的有情有义、勤劳善良、坚韧隐忍,像一根绳子将人内心原始的善良一丝丝拉出,拉出了心底柔软的情愫,原来我们的内心是那样渴望看到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从物质匮乏的票证年代到物质空前繁荣丰富的时代,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阿旦和她儿媳的思想观念经常发生的碰撞,让人不禁深思,什么时候传统的救难怜贫、乐于助人、互帮互爱变得越来越缺失了?       阿旦与命运抗争的性格也潜移默化地成了孩子们长大后面对人生困难如下岗、创业、致富等时代问题的精神动力,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传统社会的勤劳、善良、勇敢、节俭、尊老爱幼、和谐共生等美好品质和人文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有市场,更是一个和谐社会所必须有的精神因素。       我相信,苏州市滑稽剧团的这出戏能和以前的《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等戏一样,还能够走得更远。因为它不仅仅依赖于各地方言的逗你一笑,而是更重视人物的塑造和戏剧的冲突,在很多细节上也打磨得很好,像戏中表现扬州人阿旦说的苏州话一样:60年代初全是扬州方言,70年代中说的是带扬州口音的夹生苏州话,90年代说的就完全是苏州话了,只是偶尔在某些字眼上无法准确。好的滑稽戏应该是不懂方言的人都能看懂并喜欢的,《顾家姆妈》应该是这样一部戏剧。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