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0后的话剧梦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2:19 点击: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部新剧的成功,都要付出数个月的艰辛。

“站在聚光灯下,我们似乎看到梦想成真。”陈新强这样说。

只要有点空闲,大伙儿就聚在一起相互切磋。

既是导演,又是观众,陈新强在人生的舞台上述说着自己的梦想。

作为导演,陈新强对每个细节都要严抠细琢。CDN-Www.2586.WANG

登台表演前,一位演员借着舞台旁楼道内的灯光背词。
在古城西安有一个执著于话剧的“80后”,从“跑龙套”到自己当导演,他聚拢了一帮话剧爱好者,在话剧演出的舞台上述说着他们的梦想。 12月18日上午9:00,在租借的一家剧场里,十几名演员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紧张地走位。作为导演的陈新强,却独自坐在空旷的观众席中央,不停地指挥调度,如果不是从麦克风里持续传出的指挥声音,人们都很难注意到他。 新排演的话剧《因为爱》3天后就要演出,离演出越来越近,从上午9:00到晚上10:00,陈新强和他的伙伴们都一直待在剧场,为节省时间,三餐都是简单的盒饭。 “80后”陈新强,是西安一家剧院的舞台灯光师,和同事租住在一起,每个月房租水电费两人平摊一千多,而他一个月的工资不足2000元。当问到他为什么要做小剧场话剧时,他自信又略带羞涩地说:“我是2002年参加工作,2005年开始演戏,前两年全演动物了,后边才开始慢慢演人,哈哈。演人也没演过好人,全是反面人物。你看,我长得也不像坏人啊。因为自己热爱这个事业,后来只是觉得演员的发展空间已经有些局限性了,才想着再往高拔一下。不想当厨师的将军不是好裁缝嘛。” 梦想很大,入行很久,鼓足干劲想要去成就梦想的陈新强,真正做起来,还是被无情的现实打击了。满怀激情做出的第一部戏,一年半的时间里,只演出了17场,最多的一场也没有卖出过50张票。陈新强感慨地说:“一部小剧场话剧,成本最少得8万元。现在完全是在赔钱做戏。相比北京的话剧市场,西安还只能算是萌芽,和我一样在做小剧场的人都没有自己的剧场,而租赁剧场的价钱,光靠卖票是收不回来的。久了,就没人能撑下去了。” 和陈新强一起排戏的伙伴们,多数都是和他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凭借着和他一样的爱好走在一起。“舞台剧这个东西,最磨炼演员的演技。演着演着就会上瘾,从前期创作到排演又是一段新的历程,很艰辛,但是也很快乐。没演之前很期盼观众的检验,但是当观众散场后看着空空的剧场时,心情就会很失落。最开心的,还是听到观众的笑声与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