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这个时代,自恋比爱人更受欢迎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5:23 点击:
\
    3月25日,林奕华在广州大剧院作了主题为“痴情的人是有福的”讲座,分享了自己戏剧创作灵感与心得。林奕华在讲座中谈到,现代技术提供给我们各式各样的拍摄工具、社交网络来作为解构自己的平台,现代人每天花很多时间自我欣赏,却没有多少时间把对自己的欣赏放在他人身上。作为戏剧导演,他要为自己的作品注入更多“水分”,这个水分是指创作者在创作戏剧时流下的眼泪和观众看了之后的眼泪。     林奕华是香港知名话剧导演。曾创建“进念.二十面体”,后成立“非常林奕华”舞蹈剧场。3月29、30日,林奕华携何韵诗及十二金钗全女班打造的音乐舞台剧《贾宝玉》将于在广州大剧院再度演出。     从古典名著看现代     林奕华的创作擅长把城市作为背景,以城市人为主角。但现代主题之外,林奕华先后改编过古典《四大名著》,新作《贾宝玉》即改编自《红楼梦》。林奕华认为,故事虽是古时的,但谈的问题是现代的。     “名著给我非常好的入场证,去重新进入属于我们的迪斯尼乐园,看看我们和历史中人物有什么可能的关系。cDn-Www.2586.waNG”谈及自己的创作理念,林奕华说,他在《三国演义》中读到更多的是人的孤独,而非计谋百出、勾心斗角。《三国》中的人似乎都没有朋友。在他看来,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像结了婚却并不幸福的夫妇;诸葛亮对刘备的情感如同“单恋”。而《水浒》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显得压抑,让他觉得无法找到自己想要的感情。没有了《三国》人物柔软的内心,《水浒》中的男人一来都要去压抑自己的情感,二来在表现情感的时候都要用极端的方式将其放大。     如此对比让林奕华觉得,当下是一个“甄嬛时代”。“这个时代的男人比较讲究情感,反而轮到女人不讲情感。”林奕华谈到,当下的女性在拥有了方方面面的自由和话语权后,也学会了男性在三国时代就流传下来的规则:不择手段。就如同最近一部戏剧《三国》中他的安排,把一群本应该在世界中勾心斗角的男人,全部换成女人登场。     童话的力量与现代性     林奕华也谈到他在2003年改编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的同名剧作。“我在这部戏中,对原著动机进行重塑,试图探讨现代人为什么不快乐。”林奕华说,剧中吴彦祖扮演的男主角对爱着自己的女主角进行了充满恨意的报复,是因为爱背后的要求让他感受到压力,那种压力让他明白了其实自己是容不下那些爱的。他通过谴责她而否定了这个人对自己的爱,最终也否定了自己。“我们和吴彦祖沟通的时候就说,一个人一直在说别人的不是的同时,其实他是一直在伤害他自己”。     至于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林奕华仍对儿时读童话的感动记忆犹新,“有多少人在看《快乐王子》的时候是被燕子的痴情打动呢?或许王子对付出的不害怕也是一种痴情吧。”他表示,付出就是一种痴情,能够坚持付出而不求回报的人,内心其实是非常强大的,快乐王子就是因为坚持付出从而得到了生命的升华。     社交网络让人自我解构     无论戏剧的灵感来自于古典文学还是西方童话,林奕华始终在作品中探讨现代人的精神状态。他认为,我们活在一个自我的时代,即所谓的m e-generation(我世代),这个时代自恋比爱人更受欢迎。现代技术提供给我们各式各样的拍摄工具、社交网络来作为解构自己的平台,现代人每天花很多时间自我欣赏,却没有多少时间把对自己的欣赏放在他人身上。在林奕华2010年制作的《远大前程》中,男主角连朝夕相处的爱人喜欢吃什么都无从知晓。“活在一个自己建设自己、自己围观自己,连自己都不太意识到的氛围当中,又怎么能够不孤独呢?因为你根本没有开发空间给别人。”     林奕华说,很多人拍拖的时候都不忘刷新微博,没有办法把精神和情感专注在一个人身上。他从观察中得出的结论是,痴情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不会被科技的发明、大众的习惯牵着鼻子走,他才可以拥有自己的眼睛、嘴巴和心。”《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中,刘若英扮演的女主角最后找回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就是因为她最后做出抉择,放弃了自己为自己设计的各种分身,找回纯粹的自我。林奕华发现,忠于自己和切割自己是这个时代很多人的挣扎,也是每个人每天都要打响的一场战争。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