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肤色的时光 爱情本就是悬疑剧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5:48 点击:
\
    台湾“莎士比亚的妹妹们”剧团由今晚开始,带来代表作之一《肤色的时光》,将陈绮贞的音乐与爱情的黑色诡秘相糅合,用推理剧的方式讲述感情与欲望中的「羡慕嫉妒恨」。演出于2009年由诚品戏剧委托制作在台湾初演,反响热烈,也夺下第八届台新艺术奖的百万大奖。2012年,导演王嘉明又推出新版演出以飨观众。喜欢陈绮贞又喜欢推理的香港观众可别错过,快快入场享受一个“黑色星期五”。     《肤色的时光》,乍一听,名字好动人,细心想想,却又说不出是甚么意思。导演王嘉明说,名字所说的,是我们“还有肤色的时候”——那是我们活着的样子。     演出是一出爱情悬疑推理剧,一开场,就是一个男子直陈自己被谋杀的事实。随着剧情的推演,12个男女的爱情故事,以及背后耐人寻味的复杂关系被层层剥开。这是爱情剧,却又不只那么简单。用王嘉明的话说,只是从爱情切入,去描摹活着的我们所经历的一种状态。“理性、感性、爱情、欲望,混在一起。就像我们吵架的时候,总是自以为很理性——我觉得你哪里做得不对,就要说服你去承认。cdN-WWW.2586.WAng可是外面的人看来,你们就是在吵架。或者说我问你昨天晚上去了哪里吃饭,好像是在关心,但其实是在推理——你和谁去的,他们是甚么人……”这些看起来波澜不惊的日常场景,当被放在舞台上像洋葱一般被层层剥开时,我们也许会发现,原来不需要甚么惊天动地的离奇事件,生活本来就是一出悬疑剧。     在剧场里演推理剧,实在不容易,也没有办法像电影电视一样运用剪接或镜头来营造谜团。王嘉明说,“剧场里的推理,没有必要去模仿影视剧中的迷影团团,而是要拉出一个象征的空间,超越故事本身。剧场里也不想走平时推理的那个路子,不断让观众去追问‘凶手到底是谁?’我想把这个东西换成日常生活,大家开始觉得没事没事,后来才发现:哎呀,原来有事。然后这样哎呀、哎呀到最后。拉出另外一种空间,去重新看推理这件事。”     黑色的陈绮贞     演出最特别的,是用上了陈绮贞的音乐。在陈建骐的改编下,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有了另一张黑色迷离的脸,就连陈绮贞听过后也惊叹不大认得出来。整个演出,可说是在音乐的底子上细化出来,音乐不只是衬托情节的配乐,而是与人物故事紧紧纠缠。     文艺又甜美的陈绮贞,和悬疑推理有甚么关系?王嘉明也爱听陈绮贞,他说,那声音旋律听起来好像甜甜的,但仔细看看歌词,甜美的背后好像有着黑暗的迷宫。“她的歌和歌迷的关系很有趣,歌迷好像被一种莫名的东西吸引,那就是表面上甜美、后面有黑黑的东西的张力。”其实,陈绮贞的歌经常被解读为有一种甜蜜的残酷,比如《躺在你的衣柜》,歌词这样写:你的身体跟着我回家了/我把它摆在我的床边/它曾经被你暂时借给谁/它现在静静的躺在我的衣柜。要是腹黑一点,霎那间会联想到《爱的肢解》,这不是谋杀藏尸是甚么?甚至有歌迷戏言,《旅行的意义》也好像是犯罪以后的逃逸一般。     这种“甜蜜的残酷”与王嘉明的故事本子岂不是一拍即合?表面上讲的是爱情故事,后面其实是错综复杂的关系;一开始只是一个人的被谋杀,到最后衍生到每个人感情与欲望中大大小小的迷宫。     “里面的12个角色,或是不同的角色组合,都有自己的主题曲,只是观众不会意识到。”《Self》讲的是角色的自我;《旅行的意义》和疏离又常去旅行的男子小莫连在一起;而轻松热闹的小吃摊,当然是《下午三点》。只要声音和歌词与人物和剧情很「搭」,王嘉明就把它们融合在一起,「那种呼应,对观众来说也许很隐晦,但听起来会觉得很顺。」     他还特别选择了两首歌——《躺在你的衣柜》和《鱼》——改编成A Cappella(无伴奏合唱)。“它们对我来说,有比较繁复的意象,我把它们改编成像是有点宗教空间感的A Cappella。”因为演出选用了双面舞台,演员无法站在一起和声,甚至有时都看不到对方,只能用耳朵来呼应配合,难度大增。     两边风景大不同     说到双面舞台,那是演出的另一大特色。观众分开两边对着坐,舞台中间竖着一面墙。配合录像投影,观众一时看到演员本尊,一时「只闻楼梯响」;一时被摇摆的人影所吸引,一时又从墙下小缝瞥见对面有人走过……有趣的观剧体验,会挠得人心痒痒。“就是因为看不到全景,才想要知道、好奇,才会去推理,才会有偷窥的欲望。”王嘉明说,演出时最好玩的是观察观众的反应,“有时那边观众很开心,但这边又很冷,是很有趣的对照。我们也发现,观众会不自觉地意识到对面的观众。比如这一场那边观众笑得很开心,或者好像看到什么事情发生,这边的观众就会有点浮动。等到这边的观众笑的时候,就会笑得特别用力,好像要笑给对面的观众听一样。”     这样的舞台设置,经常搞得演员头晕晕。有时排练时上了台,会突然不知身在何处,A面B面混不清楚,忽然有迷路的感觉。灯光师也很头疼——一切两半的舞台,等于要设计两组不同的灯光。而对导演来说,演出则更难控制,变成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我要设计,单面的观众不能超过7分钟没有看到活着的演员走过去,也要统计两边看到真的演员的时间是一样多的。不停地去抓这些时间。”     但双面的设计,的确带来“悬疑感”,也让演出衍生出不一样的视觉空间。有趣的是,在爱情中,我们何尝不想看到整个舞台?那种想要知道全部的执着正是我们躲不开的占有欲。然而事实上,我们只能看到某一边,然后不断地推理、猜想,墙那边发生的事情……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