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一只入乡随俗的猫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5:56 点击:
\
    音乐剧《猫》是英国知名音乐家韦伯根据艾略特为儿童写的诗改编的,讲述了一个杰利克猫族,他们每年都要举行一年一次的舞会并挑选一只猫升上天堂,为此所有的猫都粉墨登场,为争夺这个名额尽情表现自己的故事。作为世界经典音乐剧,原版的《猫》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然而中文版的《猫》能否将经典原汁原味地再现,让不少人都替它捏了把冷汗。     当大幕拉开,一座巨大的垃圾山映入眼帘,仔细端详不乏能够发现京车牌、糖葫芦、兔儿爷、大鸟笼给“猫窝”增添了不少京味儿。不仅如此,“贵族猫”在唐人街吃起了涮羊肉,临下台前还甩出一句“回见了您嘞”,“海盗猫”被围攻时高喊着“哎呀我的妈呀”,这些接地气的台词都很讨巧地拉近了与观众间的距离。就在观众为这些中国元素惊叹之时,一只一只的“喵星人”从废物堆积的“猫窝”中钻出,紧接着剧场的四面八方蹿出数十只造型各异的猫,它们随着音乐舞蹈歌唱,不时还淘气地跑到观众席间。“摇滚猫”甚至跳下舞台,坐在观众席间搂着观众一同唱起歌来。cdN-wwW.2586.waNG如此与观众直接的互动,不仅冲破舞台的束缚,延伸了表演空间,而且提升了观众的注意力。     与其他著名的音乐剧相比,中国观众最熟悉的一定是《猫》。原因不在其他,而在于剧中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那就是当年莎拉·布莱曼演绎的天籁般的《回忆》。很多人都说,如果《回忆》失去了原有的味道,那么《猫》也不再是《猫》了。年轻时魅力十足,年老后邋遢肮脏、遭人唾弃的“魅力猫”虽然生活在下等的街区受尽排挤,却仍然渴望升入天堂,但这对她显然是一种奢望。在此情景下,她演唱了这首《回忆》。不是中文版《回忆》翻译的歌词不够信达雅,也并非女主角唱功不佳,而是缺少了最重要的感情。这让剧中最关键的角色失去了光彩,也让本该渐入高潮的情境大打折扣。     与“魅力猫”相比,反倒是剧中其他的几只“喵星人”性格特点要生动鲜活得多:懒散肥胖的 “保姆猫”,特立独行的“摇滚猫”,勇敢机智的“英雄猫”……他们的出现总令人捧腹,富有惊喜。但当老杜特洛诺米唱着“猫其实和人差不多”的时候,也许你再也笑不出来了,因为我们在猫的世界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甚至还在猫身上发现了人类早已缺失了的美好情感和品质,比如说坚强不屈,比如说直面现实。我们都太容易陷入回忆,或是沉溺于曾经美好的往事中,或是深陷于痛苦的悲惨经历,无论对过去的感慨有多么深沉凝重,都请直面现实,因为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网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韦伯迷不死,中国的音乐剧就难有自己的春天。音乐剧《猫》的中文版在京将持续演出到2月3日,虽然演出已进行过半,但是当看到这部开演两周总票房就达到了1600万元的本土化音乐剧,在已经连演了130多场后仍然座无虚席的景象后,不论你是不是韦伯迷, 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这部中国的音乐剧已经成功了一半,同时也令人看到了中国音乐剧走向产业化的希望。正如已经在英美两地看过三遍《猫》的作家王蒙在看到中文版《猫》后感慨道:“中国文化发展这三十年的历程,从三十年前的不敢引进,到今天拥有这样国际水准的经典名剧,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