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有几回“二”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6:02 点击:

当大幕缓缓拉开,一个废旧的钢铁厂车间出现在舞台上,灯光进一步加强场景的层次和纵深感,让人不由被这幽暗的“工厂”所吞噬。曾经在这里热火朝天大炼钢铁的厂工们如今为了生计组成了一支婚丧乐队,心不在焉地演绎着前苏联的歌曲。与话剧版本不同,音乐剧《钢的琴》在开场处理得更加细腻,耳边传来的并不是美妙的前苏联歌曲,而是杂乱无章的“变调曲”。而谁又知道,这样的乐曲中夹杂着多少纷繁复杂的心情,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企体制溃散时的破败凄凉,又有多少个微茫的生命在其中激荡。 作为音乐剧,《钢的琴》在音乐创作上让人着实眼前一亮。乐池中一支重金属乐队、一架钢琴和一支室内管弦乐队随着剧情的推进,现场时而演绎轻歌曼妙的抒情小调,时而展现铿锵有力、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的摇滚元素。与以往的音乐剧不同,《钢的琴》更加草根化,“糙人、糙话、糙事儿”得更加接地气。陈桂林和淑贤甚至边唱边跳耍起了二人转,浓郁的东北方言更是将东北人敢想敢做、鲁莽的冲劲儿表现得淋漓尽致。至于歌词部分,《钢的琴》无法与世界顶级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猫》译成中文后押韵得体且规范统一呈现四字成语相媲美,直白甚至有些粗俗的语言在剧中比比皆是。cdN-WwW.2586.WAng但这又如何,一部关注小人物和底层生活的作品,本就应该展现平民艺术的味道。 与话剧版忠实还原电影版剧情的做法不同,音乐剧《钢的琴》此番精简了很多情节,却在结局上做了一个完美的延伸。当小雪坐在钢琴前,指尖划过琴键在一架原本发不出声音的钢的琴上弹奏出最美妙动听的旋律。这样的结局怎能不令人内心温暖,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歌,也许它没有优美的歌词,也没有动听的旋律,却唱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当烟囱被炸掉,当厂房被废弃,陈桂林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铁饭碗、一个会给他们发工资的厂子,他们失去的还有那种看起来浪漫的现实和他们习惯了很多年的让人怀念的生活方式。在陈桂林和他的一帮朋友心中,小雪弹奏出的旋律正是一种“大家在一起干个事”的成就感,一种他们向往的生活方式。美中不足之处,音乐剧版本的《钢的琴》在剧情发展上有些过快,很多细节处理得有些仓促,不如话剧版表达的情感更加充沛,发人深思。 “陈桂林你就是个二货,离开我们你还能做些什么……”正如歌词中所唱一般,在陈桂林身上,能够找到 “二”的踪影。虽然从一开始就意识到钢琴换不来女儿,却依旧偏执地决心要为女儿造一架钢的琴;发现王抗美与淑贤孤男寡女深夜同处一室,被工友们嘲笑“隔壁老王”的段子,但仍然心甘情愿地相信两人的清白;得知小雪并非自己的亲生女儿,却依旧没有放弃为她造琴的梦想……当陈桂林和他的哥们儿一同唱出“人生哪得几回二”的时候,这才意识到他“二”得合情合理。谁的内心不曾为了一个梦想、为了一句誓言“二”过。在这个纷繁复杂、利益熏心的社会中,当梦想照进现实,有多少人轻言放弃,只剩下麻木而没有了当年的热血。也许,偶尔“二”一下没有什么不好。当回忆过往,没准你还会偷偷地为曾经的冲动而暗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