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满天飞翔,“波尔卡”风光不再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6:23 点击:

现代芭蕾舞剧《简·爱》,2013年2月5、6日将于上海大剧院上演

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2012年12月22日至2013年1月6日将于文化广场连演20场

即将于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乐团新年音乐会上接过指挥棒的德国指挥家、钢琴家莱内尔·鲁斯
每逢岁末,各类打着“迎新”旗号的演出,开始挤满上海的各大剧场。往年的“迎新”演出,有两张标签式的熟面孔:一是各种版本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开始集体出动;二是新年音乐会扎堆,各种打着“维也纳”、“施特劳斯”旗号的乐团让人真假难辨,曲目则是清一色的圆舞曲和波尔卡。 今年,在“迎新”名义下的上海演出市场,与往年有相同,也有不同。cdn-Www.2586.waNg相同的是,“天鹅”依旧满天飞翔。从2012年12月20日至2013年1月20日这短短一月间,就有6台不同版本的《天鹅湖》在上海各大剧场演出13场。有上海芭蕾舞团聘请外国明星、动用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现场伴奏的“英国版”,也有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基辅大剧院芭蕾舞团等名团呈现的“俄罗斯版”。当然,这其中也有“鱼目混珠”的“杂牌”《天鹅湖》,这些“杂牌军”,竟然当天搭台、当天排练、当天演出,甚至连小天鹅们的服装,还得在上海临时租借。如此“杂牌”的《天鹅湖》,常常等到观众被“噱进”剧场后,才能大呼上当。 不同的是,音乐演出市场。在多年的打假声中,所谓的“维也纳”、“施特劳斯”乐团,逐渐原形毕露,今年,较少出现在上海的市场上。如此一来,新年音乐会上千篇一律的圆舞曲、波尔卡,也就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样式多样的音乐会,如茱莉亚弦乐四重奏、英伦天籁音乐会、美国哈莱姆天使合唱团音乐会以及连演20场的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在今年12月和明年1月两月间,新年音乐类演出场次,多达100多场。 ◆上海大剧院:公益惠民的“艺术福袋” 年终岁末,圣诞新年双节将至,上海大剧院本周日将推出新年艺术福袋500个,以回报广大观众。此时,恰逢上海大剧院公益票常态化运行一周年。一年来,超过300场演出活动、8万张票价低于80元的公益票,让成千上万渴望艺术熏陶的观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文化惠民的实惠,享受到了舞台艺术的魅力。通过公益票走进剧场的观众,占到上海大剧院总观众人次的近20%。同时,上海大剧院在这一年的公益票服务过程中不断摸索改进,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努力做到尽善尽美。去年此时,上海大剧院首推艺术福袋,当时的热销场面让广大观众记忆犹新。 去年,上海大剧院以福袋形式组合销售低价演出票,观众踊跃购票,一些自叹运气不够好的观众还自发换票,欢乐的气氛弥漫了票房。今年年末,上海大剧院再次推出500个福袋,囊括剧院岁末年初的11台24场演出节目,其中包括音乐类的捷克国家交响乐团音乐会、奥地利施特劳斯爱乐乐团音乐会、上海交响乐团2013上海新年音乐会、曼托瓦尼轻音乐乐团音乐会,舞蹈类的阿根廷探戈、上海大剧院版圣诞芭蕾《胡桃夹子》、现代芭蕾《简·爱》以及戏剧类的开心麻花舞台剧《旋转卡门》、话剧《圣诞惊魂夜》、《两只狗的意见生活》、《维罗妮卡的房间》等。此次艺术福袋延续此前的搭配方式,分成音乐、舞蹈、戏剧三种类型,每个福袋中含有两张同一类型不同场次的票,仅售100元。每个福袋里的票不会公开,也不接受挑选,每位观众每种类型的艺术福袋限购1个。12月23日早上9:30在上海大剧院票房正式开始发售。 事实上,艺术福袋只是上海大剧院公益票的一种形式。上海大剧院从去年年末首次推出公益票,至今已满一年。回顾这一年,上海大剧院联合多家演出主办单位,在覆盖全年所有主办项目和租场项目中,共327场演出推出公益票,包括即将推出的新年艺术福袋,累计公益票发售超过8万张。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上海大剧院在这一年公益票常态化运作过程中,实现了“场场有公益票”和“全年不低于5%”的年初承诺。也就是说,上海大剧院2012年公开售票的演出,场场都有公益票(小剧场话剧除外),通过公益票走进剧场的观众占到总观众人次近20%。 数字虽小,但是背后需要巨大的付出,特别是面临演出成本飞涨以及租场节目利益环节多方难以协调的情况下。在过去一年中,上海大剧院践行了公益票低价高质的原则,杜绝公益票滥竽充数、蜻蜓点水等表面文章,保证了公益票的含金量。在今年公益票发售过程中,北京人艺60周年上海展演、中文版音乐剧《猫》公益票的发售创造了排长队绕场一周的火爆情景,马友友与丝绸之路音乐会、捷杰耶夫指挥伦敦交响乐团音乐会、蒂勒曼指挥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音乐会等重量级演出都有公益票,因此,观众连夜排队购买公益票的场景,屡见不鲜。 ◆东艺:新年音乐会“短兵相接” 新年前后,东方艺术中心的“辞旧迎新”系列演出,将集中推出32台49场演出,涵盖交响、舞蹈、话剧、舞台剧、戏曲等多个艺术门类。作为整个“辞旧迎新”系列演出的重头戏,东艺的新年音乐会几乎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 12月23日,上海东方交响乐团的“圣诞音乐会”,挑选了格什温的钢琴与乐队作品《蓝色狂想曲》率先登场。2013年正逢威尔诞辰200周年,为向这位以歌剧见长的杰出意大利作曲家致敬,上海东方交响乐团将在元月12日上演音乐会版歌剧《茶花女》。2013年新年第一天,德国广播交响乐团将以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施特劳斯《蝙蝠》序曲等欢快明亮的乐曲,为申城观众送来祝福。于2013年1月6日登台的中国爱乐乐团,指挥余隆亲自执棒,除《唐豪塞》序曲、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外,更邀青年小提琴家文薇加盟,现场演绎观众耳熟能详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而位列世界十大交响乐团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则在“巅峰指挥”穆蒂的亲率下亮相中国,为2013年度“大师交响·集结号”奏响序曲。此外,捷克布拉格爱乐乐团、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美国好莱坞电影乐团、奥地利维也纳之声交响乐团也将集结到来。成立于1824年的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乐团,将呈现用小提琴充当指挥棒的音乐奇景。 而在一众多少有些类同的新年音乐会中,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原生代演员“封箱戏”《西厢记》,无疑是新年演出市场的热点。《西厢记》迄今为止中国越剧界唯一获得文化部“文华大奖”的剧目,也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第一阶段“诗化越剧”创作的代表作品,标志着“小百花”第一个艺术时代与美学追求。2013年1月10、11日,东艺的两场演出,是小百花原班人马“封箱”演出在内地的最后一站。很快,茅威涛饰演的张生经典形象将告别舞台,定格为“永恒”。此前,《西厢记》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刷新了国家大剧院地方戏曲票房的销售纪录,剧场内热烈的演出效果,可谓“疯狂”。每当“游学中原”、“凤求凰”、“传简”、“赖婚”、“琴心”等名段前奏响起,演员还未开口,台下已掌声四起。为表达张生接到莺莺信笺时兴奋与急切的心情,茅威涛在演出中特别借鉴了川剧小生的身段,设计了“一抖”与“一踢”的动作,将这位才子追求爱情时的大胆和炽热表现得恰如其分。阔别舞台多年的傅派花旦颜恝,重返舞台饰演娇羞温婉的“崔莺莺”。好嗓门一开唱,尽显嗲嗲的女人味。扮演红娘的陈辉玲,在莺莺身边如影随形,机灵可爱;从老生跨行当演老旦的董柯娣,当年排戏时还一时改不过那“纯爷们”味,如今,那兰花指、那老旦唱腔,已是深入骨髓。 ◆上海音乐厅:打磨新年品牌音乐会 上海每年的新年音乐会,“散兵游勇”多,“浑水摸鱼”的海外杂团多。而上海音乐厅眼光一直盯在一个名团——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乐团身上,连续九年,每年都邀请乐团来沪举办音乐会。九年的连续打造,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乐团新年音乐会也成了上海音乐厅的一个金字招牌。因为长期合作,乐团也愿意把每年最黄金的新年档期都留给上海音乐厅。对于上海的许多乐迷来说,来上海音乐厅聆听一场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乐团高水准的新年音乐会,在轻松美妙的音乐中宣告新的一年开始,已经成为一项传统。 从2012年12月31日至2013年1月1日,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乐团又将安排三场新年音乐会,与沪上观众一起憧憬2013年。与以往九年的音乐会所不同的是,今年,乐团换了指挥。曾几度来沪担任指挥的米夏埃尔·托马塞克今年宣布退休,接过指挥棒的是出生在斯图加特的德国指挥家、钢琴家莱内尔·鲁斯。莱内尔·鲁斯拥有丰富的指挥经验,自2009年起担任科隆管弦乐团客座指挥,2012成为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首席指挥,指挥风格极富有感染力。 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乐团由约翰·施特劳斯家族于1843年创建,属于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随身乐团,曾长期参与施特劳斯家族在维也纳乃至全球的巡回演出。乐团传统之一,即穿红色庆典演出服出场,这使人们能很简单地辨识出这就是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乐团。 今年乐团推出的“憧憬2013年新年音乐会”,将延续传统,在音乐会中融入舞蹈、歌唱等多种元素,让观众从欢快的圆舞曲中感受新年的喜庆。新年音乐会的曲目与往年相比也有较大改动,音乐会以约瑟夫·施特劳斯的快活波尔卡《莫再忧伤》开篇,弗朗茨·莱哈尔《金银圆舞曲》、小约翰·施特劳斯《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等曲目悉数上演。新年音乐会传统曲目《拉德斯基进行曲》,《长江之歌》也将上演。同时,随团新芭蕾舞演员们将带来优雅的芭蕾舞蹈,观众从美轮美奂的芭蕾中领略经典的奥地利风情。 除了3场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乐团新年音乐会外,上海音乐厅还将推出8场跨年音乐会。其中包括英伦天籁VOCES8的平安夜音乐会、九度来沪的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乐团新年音乐会、范晔吉他演绎拉美传说音乐会、2013新春贺岁音乐会、“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电影歌曲珍品名家新年演唱会、著名钢琴家格里莫演绎勃拉姆斯以及星期广播音乐会——“舞动双琴”双钢琴与舞者的对话等。其中,英国著名合唱团VOCES8是首度来沪演出的乐团。12月24日平安夜,这支西敏寺唱诗班班底的合唱团,将用无伴奏人声合唱演绎传统圣诞颂歌、流行歌曲,与观众共度温馨美好的夜晚。 ◆ 文化广场:主打经典音乐剧和芭蕾舞剧 年末的文化广场,并没有一窝蜂地追逐新年音乐会,而是集中精力,主打两部经典作品——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英国版芭蕾舞剧《天鹅湖》。 2000年2月14日,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巴黎首演,立即轰动了法国艺术界。早在5年前,上海各大剧院与经纪公司就意欲引进该剧。而当另一部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在上海文化广场成功上演后,《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组才下定决心,于2012年12月22日至2013年1月6日在文化广场连演20场。 听惯了百老汇与伦敦西区的音乐剧,再来欣赏法国音乐剧,你会发现它的风格是那样的独树一帜。法语音乐剧大多取材于名著,这些深入人心的文艺作品,混合着浓浓的法式柔情,确保了法国音乐剧的品质。法国乐坛奇葩捷哈·皮斯葛维克重读莎西比亚经典时,两个敌对世家的子女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让他获得了创作灵感。于是,捷哈·皮斯葛维克费时两年,创作了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浪漫和唯美,是法语音乐剧重要艺术特征。法国音乐剧放弃了写实繁冗的布景,取而代之的是整体气氛性的营造。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舞台,在三座类似城堡的建筑后,倾斜布置了一些类似回廊的建筑物,整个舞台美术洋溢着浓厚的维罗纳气息。法国音乐剧“淡化”叙事,以动听的音乐作为音乐剧的“灵魂”。不像百老汇音乐剧爵士乐居多,法语音乐剧融合更多摇滚风格,电声乐器和流行歌曲成为首选。捷哈·皮斯葛维克以十分现代的音乐创作风格为这个流传400多年的爱情经典,注入了华丽动人的音乐神采。主题曲《爱》柔美温情,《世界之王》充满了青春的不羁与张狂;而开场曲《维罗纳》的旋律则既大气磅礴又忧伤唯美,充满时尚现代感。 年末上演芭蕾舞剧《天鹅湖》,已然司空见惯。然而,大多数《天鹅湖》演出时,音乐伴奏都是放录音的。而2013年1月18、19日,上海芭蕾舞团在文化广场上演的英国版《天鹅湖》,堪称“豪华”。不仅该版本的《天鹅湖》舞台效果大气、舞段结构紧凑、群舞场面唯美,而且主办方邀请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担当现场伴奏,并由上海歌剧院艺术总监张国勇担任指挥。演员阵容上,除了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演员范晓枫、吴虎生之外,还邀请了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当红明星弗里德曼·沃格尔和维也纳国家大剧院芭蕾舞团主要演员依科勒娃·玛丽娅联袂演出,表演阵容之豪华,也是难得一见。 1982年9月,上海芭蕾舞团曾在上海文化广场演出芭蕾舞剧《天鹅湖》,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演出完整版的《天鹅湖》,购票的人群把文化广场围得水泄不通。就是从这次演出开始,中国人开始全新了解除《白毛女》之外的世界芭蕾作品。时隔三十年,上海芭蕾舞团不仅拥有了《天鹅湖》的国际演出版权,更是具备了与国际芭蕾明星合作的能力。为了这次演出,英国版《天鹅湖》的编导德里克·迪恩将专程来沪,以确保此次演出的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