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戏剧 >> 剧坛漫话 >> 正文
戏剧美的理想主义绽放
来源:不详 时间:2014/8/20 22:16:34 点击:

《岁月童话》剧照


《呼唤黎明》剧照本组照片


《音乐之声》剧照
      在今年于北国长春盛装开幕的吉林省第六届大学生戏剧节上,莘莘学子重又为他们心目中的艺术及人生理想会聚一堂,以戏剧化的思索和笔触展示青春意念间的人生认知,和唯美纯粹的诗情表达。环绕大学生青春戏剧的篝火再度点亮着他们正在经历的青春季的似水年华。       青春,舞动着诗情的别样旋律,将大学生们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对家国的幽思与感怀尽情宣泄,青春也同样勾起曾经少年和风华正茂的在场艺术家的共鸣,于是,观演互动,青春成为每一个观者心目中共同流淌的岁月的见证,而印刻在青春记忆的门楣。       而这些美丽又深邃的记忆密码,会潜藏于大学生成长脉络而不断析出,戏剧艺术美的理想主义的精髓会在人生每一个落点悄然绽放,形成人生不被玷染的勇气与自尊。cdN-Www.2586.Wang在戏剧化演出中所呈现的意象与体态和意念的话语,装饰着青春素朴而简素的基调,使得记忆的符码华采凝重,激情四溢。       《长春1948》——现实主义戏剧困境中的人性坚守       作为开场大戏,《长春1948》展示了现实主义对特殊境遇中人性的刻画力度。无论是饥饿生存边缘挣扎的人心之美,保守道德和人性纯良的善念,还是为了活命无耻戕害他人性命和尊严的人性丑恶,都是患难中方能显露真实的暴露之真,由此,剧目的直接呈现当年现实,就有了不露声色的深邃。       饥饿展现困境中的人性之美,生存困境中爱情的味道,直指生命本质的真诚,人情的真挚,本色的情感,在饥谨状态中人们为生存的隐忍与坚韧,活下去的勇气和自尊。       剧作注重长春本地民生,有亲切感,细节真实,富有原生质的本土气息。在历史走过的长春城的瞬间,定格了一幕真实和细节凸显的流年影像。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现实主义诗意的经典重构       经典在于后人可以从不同的人生认知角度与思路形式对之进行再度乃至多度创作,不同的创作角度导致风格各异的制作品格。       《黎明》一剧构成上世纪80年代一代人的精神记忆,与观众有着深刻的情缘。       剧中少女士兵在青春的年纪即走向战场,带着浪漫的梦想在军旅中追寻曾经的故事,往事与战争中血与火的现实异样地冲突奔涌,冲击着她们或欢乐或伤感的内心。男主人公串联起她们的命运轨迹,让她们绽放的美丽在战火中更加凸显,更加富有震撼力。       在胜利后士兵宣告愿国家永世安宁的祝祷中,黎明更加寂静,无声中衬托出军人庄严肃穆的人性之美。全剧意在美的升华,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美和爱在残酷血腥中更加绽放出夺目的人格魅力。       同学们在舞台美术和创意方面的理解,带有独属于青春并充满激情的色彩,在他们自己亲手画出的背景的白桦林,上演了他们自己的经典,也解释了一代人对战争中的爱情与人性在惨烈中美的昂然绽放。       《油漆未干》——世态喜剧的经典深度       半个世纪前,天才的法国剧作家勒内·福舒瓦创作了话剧《油漆未干》,它以冷峻而幽默的笔触描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态人情,被称为“世态喜剧”的典型作品。在吉林省第六届大学生戏剧节上,吉林艺术学院的师生为我们倾情演绎了这部经典戏剧的现代版,让我们感受到世态喜剧的经典深度。       《油漆未干》的故事发生在从清晨到黄昏的完整一天中,由一次意外的拜访开始,打破了乡村医生哈医生多年沉寂单调的生活,这使他发现,原来生活是可以改变的。可是他发现一切都不属于自己,而自己与它们又曾是何等接近,哈医生全家经历了短暂一天中的无数次破灭,而不得不面对人生的严峻。       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将日常性提到了支配一切的高度,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便成为哲学的理想,一切属于个人的特征都消弭不存,它意味着社会已经从古典时代过渡到消费时代。而人们最终会懂得,生活是在一个封闭的回路中,任何一个世代都会经历平凡而永恒的难解之谜,对生活的价值和永恒存在的思考不会作为经验而成为人类的集体记忆,每个时代的人都必须经历幻灭和磨难,方能领悟当下生活的真谛,而他们烙上了不同时代,不同的风格内涵而成为极具个性特征的时代风格画面。       《天堂隔壁是疯人院》——现代主义的荒诞戏仿       《天堂隔壁是疯人院》,充满荒诞味的喜剧作品,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在现代文明世界的生活状态,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受控人”,在疯人院离奇荒诞的生活中,以疯人行径与语言展示人物精神状态的空乏无知,剧目在离奇不经中,透露情真意切,通过善意的嘲讽,表达了人生选择的困惑,体现了寻找精神家园的必要性。       由吉林大学暖冬戏剧社演出的话剧,汲取了原作的精华,重新编排组织,语言诙谐充满现代感,具有智慧,在笑声中体会人物的人间困惑,在荒诞之余让人感受悲凉,达到与观众的心灵相通和共鸣,在愉悦中深思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全剧借精神病院里荒诞离奇的事件映射现实社会怪相,在生存压力,金钱诱惑,职场关系中,展现错位人生。在现实的物质社会,其疯癫的实质与疯人院相似。其后现代意味的戏剧理念,解构了当前现实社会的多种困惑,大学生们将他们对这个物质化倾向十分显著的社会,进行了逐层分解,全部的精神压力置于精神病院的特殊情境之中,在这个被放大数倍的戏仿的现实中,颇具荒诞和离奇,而他们正是以此作为直面现实的理性精神,并且以青春生命的戏剧语言,来丰富和完善他们对人生的多面感悟。       《原罪》——来自灵魂深处的罪感情结       由吉林大学艺术团紫焰戏剧社演出的原创大戏《原罪》,意在质询法理与良知,审判道德与正义,以一场简单的爱情事件引发的灵魂救赎,情侣,同学,父母,律师,警察,在他们每个局中人虚伪的面具下,都隐藏着内心深处那些不为人知的真实的声音,讲述着人性的欲望与罪恶,葬送着灿烂的青春与美好的爱情。       为进一步揭示人性深处的罪恶,剧目以法庭辩论双方的质疑和争论,层层揭开事实的真相和本质,在层层剥离中直指人性,放大镜式的透视,剖析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问题。       有意味的是,在看似剧情结束之后的又一个段落。用回放的形式,把事件的真相在最后时刻展示出来,让事情本来的样子自然地呈现出来,回复到戏剧的开始,形成首尾呼应的回环结构,这次回放再次推翻全部貌似真相的事实,重新进入反讽和质疑,冲击力更强,更深刻,最后,罪性终归回复到人性,带来剧情光彩和希望的亮色。       《原罪》是学生们的原创话剧,却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和社会问题不俗的理解,他们对现实中人性与良知相冲突时坚定的立场,反映了他们认识问题的敏锐和富有批判精神的犀利,也张扬了青春的某种热情和难得的理性精神,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成长和成熟的气韵。在本届大学生戏剧演出中,可以称做思想深度和批判意识较为成熟的作品之一。       大学生戏剧——民间的另类狂欢       大学生戏剧直接在学校礼堂演出,全体师生参与,学生们在戏剧场中自娱自乐,这是另类的民间。当市场化铺天盖地,作为群众性艺术活动的大学生戏剧却不受利益驱动,不受金钱束缚,以大面积的自我发动与协调组织参与,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在自娱中实现自我,社会等级及其他因素被青春的无限热情吞没,梦想的无边喷涌倾注了大学生来自青春激情的全部热力。       在审美判断与经验的认识中,青春是一个重要的人生遭逢,与什么样的情景相遇,甚至决定他们的整个生命基调,而戏剧,是舞台和幻美的艺术,是每一个人生注定的经验的放大与浓缩,在剧场的生命时空,注定体验唯一和唯美的境遇剧,在青春的记忆里,与戏剧的遭逢,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初次的感悟,因而大学生戏剧的精彩演出,是他们人生的初次亮相,戏剧舞台,会延伸这种艺术的最初记忆,而使得他们在生命的等候时段,渐渐绽放其夺目的异彩。       其中,仿佛能看到我们每个人曾经的青春的片段,回忆我们曾有过的有关戏剧和生命的记忆。这些记忆将会延伸,随时光流逝而慢慢成为人生中值得珍藏珍惜的生命片段。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