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艺术家首次披上“大红袍”

张善平近照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张善平》日前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作为该社标志性出版物“大红袍”正式发行。昨日,武汉市文联召开张善平书画作品研讨会。 据悉,“大红袍”是我国美术出版物的顶级品牌,自1992年以来,每集选编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绘画大师作品出版,因其封面为大红色而得名。此前湖北省仅有周韶华、冯今松、汤文选、魏扬4位艺术家身披“大红袍”,张善平是武汉市首位披上“大红袍”的艺术家。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张善平》收录了张善平半个多世纪创作的200余幅国画作品。该书特邀编辑、原湖北省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彭年生先生介绍,《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是介绍我国近现代著名画家的权威画集,每集除所选画家的作品外,还附有专家评论、画家艺术年表、常用印章等。刘海粟、齐白石、徐悲鸿、吴冠中、黄胄都曾入选“大红袍”。 据介绍,入选“大红袍”的画家由专门设立的艺术家评审委员会评选、审定,年龄要求70岁以上,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作品要达到一定数量。Cdn-WWw.2586.WANG85岁的张善平现为武汉市文联专业画家,曾任市美协主席,从艺60年来,创作了数千幅各类作品,数量庞大,质量精美,被评论界称为“中国书画界一个奇迹”。其部分油画及国画作品被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收藏。 张善平:艺术生命来自大自然 去张家界写生,去大别山体验生活,85岁的张善平一刻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张老说,“我的艺术生命来自大自然”。 1928年出生于河北的张善平,1949年4月随解放军四野部队从哈尔滨南下武汉,奉命接收江汉关,1953年毕业于中南文艺学院美术系。上世纪60年代初,他师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罗工柳先生,专攻油画。之后,他又转习中国画,深入大别山和长江三峡写生,收集创作素材,创作了《有鱼图》、《江峡云恋图》、《神农迷雾》等一批有影响的优秀之作,成为“长江画派”的重要人物之一。 熟悉张老的人,对他的两方印章印象深刻,一是“物我两忘,奴主一身”,一是“山河重组”。张老告诉记者:这两方印章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创作主张。 “我们谁都离不开大自然,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家是依赖大自然的奴隶,但又要剔除杂芜,取其精华,使‘山河重组’,把朴素的大自然提升到在意象中抒情的层面上,从这一点而言,画家又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张老说。 “再给我5年,我还有许多事要做。今年出一本书法与小品集,明年出‘涉猎集’,后年还想出一本‘良师益友小品集’……”张老说,只要画得动,他会一直画下去,一直走下去,“离开了大自然,我的创作就无法进行”。(蒋太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