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美术教师用色彩绘人生

我们身边的好老师 葛金胜是北京京源学校评定的“功勋美术老师”,建校伊始从广告公司美术设计转行教书,并以一己之力打造特色美术教育。从教17年,每每看到自己的学生走进心仪的艺术院校,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总觉得格外幸福。 设计校服被校长相中 葛金胜是山东人,从小喜欢画画,1989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学习陶瓷美术设计,毕业后进入北京一家广告公司。 1996年,京源学校成立,急需一套形象宣传设计,包括标识、信封、信纸、名片、校旗、校服、简介等。葛金胜独立承担了这项工作,在不断接触中,葛金胜的能力和为人得到了校方认可,被时任京源学校校长的麻宝山相中,把他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了这所崭新的学校。 葛金胜还记得,他刚到新岗位,校长对他说:“作为美术老师,要努力让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棵树、每一层楼会说话。”他开始了对校园环境的精心美化、艺术包装:会议室里大型木刻作品,阶梯教室十几米长的大壁画,每层楼主题鲜明的布置,以及角角落落的匠心修饰很快让校园处处充满了文化气息。CDn-WwW.2586.waNg 自编教材树美术特色 1997年,学校招收了第一届40名美术特长生,独立成班。没有经验,没有教程,葛金胜跑遍了北京市有特色美术教育的学校,并结合当时学校的实际,自己编写开发出了一套校本课程方案。 学校安排了一层楼十几个教室办书画院,葛金胜几乎每天都扎在画院里,边教学边把画院当“家”来操持。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葛金胜把楼道布置成画廊,挂上百个镜框,装着的都是学生的优秀作品。中国书店总编辑马建农的女儿最初学画只是想提高一下艺术修养,在班里敢当“小尾巴”,但她的作品有一天被挂在了楼道,孩子突然有了自信,从此喜欢上了画画,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系。 葛金胜说,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因此一直保持习惯,再忙也要挑选好作品,定期更换画框,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种花收罐做绘画素材 为了给学生们准备更多的写生静物,葛金胜在楼道里、画室里都摆放了石膏雕塑等艺术品,还自己精心种植了近百盆植物花卉,既美化了画院环境,又给学生提供了画画素材。为了节约经费,他尽可能地废物利用,发动学生们收集各式各样的瓶子、罐子做教学道具。后来,一届一届的学生们都养成了收集瓶瓶罐罐,为画院添置“家当”的习惯。受到影响,连京源学校的老师们聚餐后,都会相互提醒:“这个瓶子有特点,别扔,给葛老师拿回去!” 葛金胜在教学之余,也兼顾艺术创作,尤其擅长水粉画,已经出版了三部个人专著。他说:“教画画这一行,手把手言传身教就如同师傅带徒弟,要想学生水平高,老师首先要有真功夫。”没成家时,葛金胜常约几个画友一起创作,晚了经常就住在画室。 学生百分百专业合格 2003年,京源学校迎来了首批高三美术毕业生,也是对从1997年起整整6载美术教育水准的检验。寒假里,同学们都要求住到学校里,以便于学习,葛金胜也从家里带着铺盖卷儿住进了男生宿舍,和学生们吃住在一起。最终全班25名学生取得了110个高等艺术院校的美术专业合格证,100%考进了理想大学。 直到今年,葛金胜已经连续第十一年带高三毕业班,每年的暑假、寒假共三个月的时间都在陪伴学生进行绘画集训,学生连续11年美术专业本科合格率100%,已毕业的265名美术特长生中有33名学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1年京源学校建校15周年庆典上,葛金胜和其他五名老师被授予“功勋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