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天缺(左)72岁才与年轻时暗恋的女子结婚,堪称佳话。右图为1998年结婚十周年时,丁天缺为夫人徐祖瑛画的油画《半个世纪的画像》。
丁天缺
1916年生于江苏宜兴。原名丁善庠,1935年就读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院前身),1947年回母校担任吴大羽助教。创作油画《剑门怀古》、《婉义小像》等,译著《毕加索》、《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魏尔伦诗选》等。84岁时,丁天缺在潘公凯、许江等后辈的支持下,曾在母校中国美院举办了人生第一次个展。
新京报讯(记者李健亚)前晚,油画家丁天缺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7岁。他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发布了这一消息。丁天缺是将毕加索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他的同学包括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等名家,而丁俊晖则是他的侄孙。
2000年,老同学朱德群来看丁天缺的画展时曾表示:“我说真的,今天国内能画油画的,只有您一人,只是您的运气太差。”朱德群所说的“运气差”是指丁天缺曾于1951年、1958年两次被打成反革命,遭囚禁、管制、抄家、劳教,1979年才初步平反,1985年经法院复查,彻底平反。中国美术学院前院长肖峰告诉记者,丁天缺是位有才能的画家,艺术思想比较前卫,两度蒙冤对其艺术创作造成了很大影响。cdN-WWW.2586.WAng他在狱中翻译的《毕加索》首次将这位天才现代派艺术家介绍到中国。
“丁天缺在艺术上有独特的见解,见证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开拓。”肖峰表示,丁的去世,让美术界研究丁以及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任务更为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