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王有政、戴希斌、刘文西、崔振宽、郭全忠在太行山

本栏目艺术顾问刘文西在太行山采风

刘文西太行山采风速写

崔振宽太行山采风速写

王有政太行山采风速写

郭全忠太行山采风速写

黄土画派采风团在太行山

崔振宽在太行山画速写

刘文西在看王有政的速写

郭全忠在太行山画速写

刘文西与戴希斌在太行山

马继忠在太行山画速写

刘文西与高民生在太行山

石英在太行山画速写

刘文西在采风途中

画家们在郭亮村画速写

黄土画派画家在山西陵川县昆山村

黄土画派画家在郭亮村

刘文西在郭亮村画速写

画家和校领导在刘文西题字前留念

戴希斌太行山采风速写

马继忠太行山采风速写

高民生太行山采风速写

石英太行山采风速写
在纪念“5·23”文艺座谈会《讲话》来临之际,黄土画派始终坚持《讲话》精神,坚持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深入生活,深入人民,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向传统学习,向世界优秀艺术学习、向时代学习,更好地辛勤创作,提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的多样完美,倡导创作个性和创新精神。cdn-wwW.2586.WANG2013年5月15日至19日,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刘文西为团长,崔振宽、王有政、郭全忠、戴希斌为副团长,率领黄土画派的艺术家们来到河南万仙山、郭亮村等地采风写生。参加此次采风写生的黄土画派画家成员有高民生、马继忠、石英等,此外还有特邀人员、随行记者、工作人员等,一行共计20余人。
15日,画家们到达了河南万仙山。万仙山坐落在太行山腹地,万壑有声伴天籁,千峰无语立斜阳。正是因为有如此壮丽秀美的气势,黄土画派的画家们就在山脚下老村庄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画速写,要用画笔把大自然的古朴和奇美勾勒出来。
16日,黄土画派穿越千米红岩绝壁长廊郭亮隧道,到达挂在绝壁上的村庄——郭亮村。画家们在参观郭亮村的时候,发现村庄里很多用具都是用石头做成的,有石磨、石碾、石头墙、石桌、石凳、石头炕,让人完全沉浸在石头的怀抱之中,村民说道:“石头是我们的一切,那儿有祖辈的灵气,是后辈的希望,都一直这样用习惯了。”质朴的石舍,淳朴的山民,原生态的农家村庄,依山顺势地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这些都让画家们内心深处受到震撼,激发出创作灵感。他们都一直不停地在本子上画速写,描绘着让人振奋人心的奇观。当地的村民还记得刘文西院长三年前曾来过这里写生,他们再次见到刘院长,都很激动,画家们也与村民们深入交流,这样和谐的情景正是黄土画派所坚持的“艺术要深入生活、深入人民”的真实写照。
17日、18日,黄土画派的画家们冒雨在万仙山南坪丹分沟采风写生。虽然是阴雨绵绵的天气,但画家们还一直坚持画速写。第二天画家们在河南与山西交界的周围老村庄写生,深入生活。
19日,黄土画派成员参观了河南师范大学,受到全校师生列队热情欢迎。画家们与师生见面并讲话,学生们都非常激动。采风团还参观了学校展览馆,看到了刘院长过去为河南师范大学题字已刻在巨石上。
此次采风,黄土画派画家们不畏艰辛,在太行山陡峭的崇山峻岭中穿行,画家们走了很多路、爬了很多坡,画家们重走革命路线,重温革命历史以太行山人文风情为素材,画了大量的速写。这是黄土画派采风写生活动以来,画家们画速写最多的一次。刘文西院长已年过80,崔振宽、王有政、郭全忠、戴希斌、高民生、马继忠等画家也都年过古稀,大家走一路画一路,感叹大自然的美和太行山劳动人民的伟大是画不够的。这些老艺术家们的刻苦勤奋、孜孜不倦、坚持深入生活采风创作的精神令人感动和钦佩。在刘文西院长的带领下,黄土画派的所有成员们都在坚持着“深入生活、为人民而创作”的这条道路,只要真正地深入生活、到广大劳动人民当中去,就会有延绵不断的艺术灵感和画不完的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