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地方动态 >> 正文
丹青妙笔 晓宁巨匠绘宏图
  心融大师 雷晓宁 定林寺     药师佛如来坐像     心融大师 雷晓宁 定林寺     定林寺东厢(局部) 智峰摄     心融大师 雷晓宁 定林寺     巍峨的藏经楼 智峰摄     心融大师 雷晓宁 定林寺     此图为雷晓宁先生代表作之一《双骏图》 规格为:90cm×50cm     心融大师 雷晓宁 定林寺     此图为雷晓宁先生新近创作的巨幅工笔画《彼岸》 规格为:347cm×210cm     心融大师 雷晓宁 定林寺     《信步》规格为:90cm×50cm 2007年被外交部选作国礼赠送纪念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诞辰     心融大师 雷晓宁 定林寺     雷晓宁恩师亚明先生为雷晓宁题词     心融大师 雷晓宁 定林寺     雷晓宁先生创作的巨幅工笔画《盛世新六骏》之一 规格为:347cm×280cm     心融大师 雷晓宁 定林寺     雷晓宁先生新版巨幅《万马奔腾》是继人民大会堂邀请创作万马奔腾图后最新创作的同等尺幅大写意中国画作品 规格为:700cm×270cm     心融大师 雷晓宁 定林寺     古定林寺斜塔     心融大师 雷晓宁 定林寺     心融大师与雷晓宁先生等在大雄宝殿前交谈     新年吉祥,元月双休日,笔者等随被金陵画派泰斗亚明题为“雷晓宁大师”的著名画家雷晓宁先生,前往定林寺探访。cdN-WWw.2586.WANG     此行的重要任务,就是雷晓宁先生应心融大师之邀,要为定林寺大雄宝殿旁、莲花中心广场莲花御道东侧的“云水堂”,绘制9米巨作——《莲花》图,并为赵朴老题写的“大雄宝殿”匾额后方题字。     往江宁的大路已变化许多,完全没有了过去郊区的模样,车一路都在高架桥下行驶。原以为该寺只是在江宁城中规模不大,直到走近方山,才恍然大悟,记起这正是18年前,随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等一行专家们,来察看古定林寺斜塔维保之所在。     那时,这里除了那座杂草丛生、摇摇欲坠的斜塔之外,一无是处。记者们只有跟着文物专家们嗟伤之后,怏怏离去。     斗转星移。没料想,18年过去,如今这里已是殿台楼阁、飞檐画栋、山门巍峨。特别是登上寺前宽阔平台眺望,整个金陵俯瞰于下,风光无限。寺庙的金顶黄色琉璃,也使我想起在避暑山庄和布达拉宫的情景。     披着一袭灰色长袍的住持心融大师亲自来迎接。雷晓宁大师与心融大师交往8年,称兄道弟。其云:两年前来时,定林寺还仅一座大雄宝殿,没想到现已如此壮观!     步入山门之后是大广场,正中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药师佛,所以两边是日殿与月殿(而我记得,少林寺进门后两边系宏伟的晨钟暮鼓楼),中间是象征吉祥如意的莲花御道。心融大师说,定林寺天王殿两侧是般若门、解脱门及钟鼓楼,呈一寺五门格局,有一对联曾云:“一寺五门天下少,两廊十殿世间稀”。     先谒见的是大殿的主佛——药师佛。也许,祖籍苏北的心融大师能体味人生之疾苦,希望给芸芸众生实实在在的帮助。     心融大师说,供奉药师佛如来,就是希望能福(佛)佑金陵,使苍生健康、平安、长寿。药师佛系上等稀有木材——黄桧木制成的巨尊木雕,心融大师称其为国内仅见。药师佛慈容善目,泽披世人。     近10年来,我依次膜拜过普陀山观音立佛、敦煌莫高窟5层飞檐高楼巨佛、睡佛,北京玉泉山观音和地藏菩萨、洛阳龙门石佛,高雄佛陀;除南京的栖霞寺、鸡鸣寺、灵谷寺、毗卢寺等,还出门到过灵隐寺、白马寺、少林寺、金山寺、普济寺、大昭寺、凌云寺……15年前,在北大未名湖畔的宿白、季羡林先生家中,亲见直至天花板高的书架中梵学、石刻、佛像浩瀚巨著,无不为佛学的博大精深所折服。今在定林寺同样见到,与“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一样,定林寺殿内供奉的其他佛像也都神采奕奕。而据心融大师说,定林寺滥觞于汉传佛教达摩禅宗。旅游文字介绍:方山至今尚保留有“达摩崖”古迹,为禅宗之祖达摩偃坐之地。     上世纪70年代末,读到傅雷先生论大小乘佛教的文字,留下深刻印象。其言:“真正的佛教教理,是从理智上求觉悟,求超度,劝导人求智慧;觉悟是悟人生的虚幻,超度是超脱痛苦与烦恼。智慧使人自然而然地醒悟。我们的民族本来提倡智慧,中国人的理想是追求智慧而不是追求信仰。我们只见到古人提到澈悟,从未以信仰坚定为人生乐事。”这可谓领会到禅宗的基本思想——心性本觉、佛性本有,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顿悟成佛。     我等依次礼佛。这使我忆起5岁时,随外祖母去逸仙桥附近的毗卢寺情景:最记得那四大金刚顶天立地,非常威严。还记得磕过头后,师父摸着我的头说,这小孩长大有出息!不知那时的住持是哪位大师,文献有记载否?     绕过大殿,可见后山一座巨大的藏经殿正依山势而建,雄踞山巅。心融大师称此殿有6000多平米,高度70米,也号称国内最大的藏经殿。仰望,其壮观,令人想起半年前刚瞻仰过的高雄星云大师所建之佛陀纪念馆:高耸入云的“佛光”塔,大理石山坡两旁各竖立4座九层宝塔,塔顶金球分外耀眼。远望山坡之上是金光闪闪的巨大佛陀坐姿金像,于苍穹中无比庄严。     心融大师介绍,整个定林寺的修复建筑均依宋制,因为南京方山定林寺距今已有1500 多年历史,属于金陵名刹、“金陵48 景”之一。     历史上,定林寺分为“上定林寺”、“下定林寺”两处。宋景平二年(423年)“慧觉”于南京钟山创建“下定林寺”;刘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外国高僧竺法秀(昙摩蜜多)在南京钟山紫霞湖一带建“上定林寺”。南宋孝宗乾道时(1164—1173) ,高僧善鉴将“上定林寺”匾额移至方山,重建定林禅寺,与南京钟山上定林寺在子午线上南北正对。同时,建定林寺塔,此塔已有800 余年历史,专供佛像,不能上人。     现当年古定林寺斜塔遗存之处,就在大雄宝殿后的供养旁的(里面供养有1万多尊药师金佛像)偏殿西边。省级文保单位“古定林寺斜塔”之碑还在那里,但周边环境已今非昔比。雷晓宁和心融两大师欣然合影塔下,众人也继之与二位大师在斜塔留影。     再返回莲花中心广场时,已见到省作家协会一行数十人,在鸡鸣寺法师引领下前来瞻仰。心融大师领我等走过莲花御道,指点四周建筑,忆说8年前其刚来此时之艰辛岁月。他特别提到,复建宗旨是按宋代建筑规制,力图复旧如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心融大师强调指出,佛教文化是金陵灿烂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后人有责任继承发扬光大。包括宗教建筑文化、艺术品在内的定林寺的复建,正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的表现之一。     我作为采访中国文物界几十年的媒体记者,曾因独家采访《永乐大典》会否存世,北京十三陵管理处特地打开永陵大门,让我与中科院专家一道入内观瞻,亲见明陵建筑之巍峨。今见定林寺之雄阔,也不禁对心融大师眼界和手笔甚为感佩。     更令众人亮眼的是,心融大师领大家去看他的画室与办公处。画室就在广场一侧的3楼,通过宽大高耸的楼梯上去,眼前的画室窗明几净,阔气、大气,宽畅、雅致。让人想起古典名著中关于佛堂僧舍的描绘。正中座位后面墙上,挂有心融大师老师——镇江焦山定慧寺茗山大师当年为之所题的对联。     下楼来后,雷晓宁大师试图帮着关门,却怎么也关不上。心融大师笑言“有机关”。他还让大家把他关了门、没用锁的门再推开,结果都办不到。他更笑言,小偷来了不知怎么上楼。     我们用过素膳之后,心融大师又领我们去看西山又一片寺庙的附属建筑。这里湖光山色,上可见方山“天印”之独特平顶,围着一圈栏杆,颇似巨型观礼台。下是一泓清澈泉湖,远处则是苍茫缥缈的地平线,足见方山地质公园之奇观。     雷晓宁大师已为“天印”山顶设计了一尊巨大弥勒佛立像,若矗立起,方圆十里均可瞻仰。     窃以为,“天印”山之重要,就因之其来自天堂。1997年11月,灵山大佛举行隆重的开光仪式。我们受邀,凌晨冒着细雨前往瞻仰,参加有十万之众向往的开光大典。近距离观看到,万千身披深色袈裟的信众顶礼膜拜的震撼场面。聆听九旬高龄的赵朴老那气贯长虹的辉煌诗篇:“太湖三万六千顷,八功德水绕灵山,如来百福庄严相,无量光明在世间。”那情那景,十分难忘。     1998年夏,我又随中央文献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馆长周校水和中央警卫团高振普少将一行,前往拉萨授建“周恩来、邓颖超班”,受到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热地亲自接待。此行后,我写下《替周总理还愿》一文,在中国文化报头版发表。彼时,瞻仰布达拉宫内之巍峨建筑与无穷尽的佛教文化宝藏,叹为观止。大昭寺旺盛的香火,庞大的转经筒长廊非常震撼。被朝圣者五体投地、匍匐膜拜,而光洁滑亮的地面,分明寄托着虔诚信徒们那百折不挠的信念。     不过,现在“天印”山下、定林寺边建造的达摩画院等佛教艺术中心,已将艺术与佛教、观光、膳食、休养连为一体。这里的画室甚至有将两棵上千年的黄花梨木整棵一劈为二,拼成一张长达10米、宽2.5米的大画桌,令人叹为观止。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前南京博物院院长徐湖平研究员,特地将“宗教艺术品收藏专业委员会”授牌于此,并请心融大师主持管理。     同时,此处还有供居士带发修行的俗家子弟住宿念佛的居所,也装修得如同宾馆般舒适。显然,在这里饱览美景,修身养性,吟诗作画,吃斋念佛,别有洞天。     雷晓宁大师则倍有感叹道:“我的祖父、辛亥革命元老雷飞鹏当年在杭州灵隐寺,与中国著名高僧弘一大师彻夜长谈成知己;而我父亲、杨虎城秘书雷志洁在重庆金凤寺与秀才出身的虚云和尚成故交;如今,我又和硕士海归、南京方山定林寺心融大师成挚友。我家三代人均与佛门交谊甚笃,此乃天缘地分也。”     雷晓宁大师并许愿道,他将以自己精心创作的奔马图数十幅,交由拍卖机构,将拍卖所得悉数捐与定林寺全面修复工程,为心融大师福佑金陵民众的宿愿贡献力量。雷晓宁大师还应心融大师之邀,挥毫写下“万德庄严”匾额。     壮哉,定林寺!     爆竹声声龙腾去,金花闪闪蛇舞来。在这“蛇来转红运,福照新一年”之际,南京市民都可来此瞻仰,领略此地独有的天地风光,感受阳光明媚,春色无垠。让心静心诚,心宽心驰,心悦心暖,以致追达心融大师的境界。     (撰文:高级记者,文化部与建设部所属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 《建筑与文化》杂志特邀副主编,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学术顾问 摄影:顾毅宏雷晓宁大师工作室主任)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