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地方动态 >> 正文
杨学宁绘芙蓉 成都市花绽放巴拿马
  杨学宁绘芙蓉 成都市花绽放巴拿马     当地观众在杨学宁的芙蓉花作品面前驻足欣赏。     杨学宁作品《守望》。     杨学宁作品《守望》。     四川省美协理事、专职画家杨学宁带着他的三幅芙蓉花作品参加了此次展览,让成都市花的美好形象绽放在了大洋彼岸。     文化交流     芙蓉绽放巴拿马     “我很喜欢杨先生的芙蓉花油画作品,作品中的芙蓉花非常美艳热情,很像巴拿马人民奔放热情的个性。”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局长奎哈诺先生在观看完画展后,对于杨学宁的芙蓉赞不绝口。作为今年中国和巴拿马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项目,《跨越大洋——中国艺术家当代作品展》旨在通过展出当代中国优秀画家的作品,加深巴拿马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这次画展的承办方是巴拿马ASA基金会,这个基金会一直致力于本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Cdn-wwW.2586.wANG而我画的芙蓉花正好契合了他们所倡导的让地域性文化与国际文化产生共鸣的精神。”杨学宁介绍道,“在选取参展作品时,我还特意选择了色彩比较浓烈的三幅芙蓉。芙蓉代表了我们成都,而浓烈的色彩则符合当地人民热情奔放的个性。”     震撼观者     传统文化需珍惜     在为期三周的展览时间内,来自巴拿马社会各界的艺术爱好者到现场进行了参观。很多观众表示,杨学宁的芙蓉让他们感到震撼。巴拿马语言学家达娜尔·布鲁甲蒂评价道:“画布上的色块和线条充满力量,狂热的色彩和充满活力的美感点燃了激情,甚至掠夺了观众的灵魂和心灵。”而巴拿马国际西文学校董事约瑟夫·恩尼斯则说:“影响我最深的是杨学宁的芙蓉。颜色顺畅的流淌,伴随着生命的欢乐与野性。同时,这也提醒着我们,注重传统,保留祖先遗留的珍宝。”     对于巴拿马观众的高度评价,杨学宁认为这应当源于他们与这些作品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芙蓉花是既具有地域性特色、能够代表中国的,也是能为国际所接受的美好形象。”     钟情芙蓉     推广市花不遗余力     芙蓉,已经成为杨学宁的艺术名片,从2011年至今,他举办了两次芙蓉花专题个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四川沫若艺术院院长卢加强曾这样评价杨学宁和他的芙蓉花:“杨学宁像一个执着而又内心宁静的守望者,苦心孤诣而又满怀欣喜地守望着一座城市,和这座城市的千年之花。”     如果说“花蕊夫人”赋予芙蓉花的是一段文化与历史,那么潜心创作芙蓉花的杨学宁则是让芙蓉的形象走出成都,走向世界。“在我看来,芙蓉有一个特点,就是润。”杨学宁说,“而这种润,实际上也代表了成都人民生活的滋润。”近年来,杨学宁的创作对象只有芙蓉,而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成都的市花作为一种本土文化符号进行推广,将其介绍给全世界。(华西都市报记者李昊皎)     赞不绝口     巴拿马友人评芙蓉     “美丽,震撼,成熟,惊人的作品。”——工程师安吉尔·德·莱昂     “强烈的色彩着重强调了其对生命创造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中,生命是如此的辉煌。”——销售主管 加布里埃拉·奥索里奥     “从大自然的创作中衍生出的灵性,庄严以及永恒。”——化学家塞尔吉奥·桑切斯     “大自然永远在重复一个过程,出生、发芽、开花,周而复始,然而每一次诞生的却都是新奇而与众不同的生物。杨先生的画作也是如此,虽然是同样的表达形式,然而他的每一幅画却都是独一无二的。” ——画家戴安娜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