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来参观书画展的市民络绎不绝;

徐悲鸿真迹《柳鸦图》

陈衡恪真迹《秋塘冷趣图》
本次书画展主题为“丹青鸿爪”。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鸿爪”一词出自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后用“鸿爪”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丹青鸿爪”用来比喻这些大师们留下来的珍品,而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展示了我国近现代书画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艺术创作特点,还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们的审美观念。cdN-Www.2586.waNg
《丹青泓爪——深圳博物馆藏20世纪中国书画精品展》6月25日在自治区博物馆开展,书画展精选了深圳博物馆馆藏20世纪书画作品75件(组),时代从明清至近现代纵跨数百年之久,书画展将持续展出一个月。此次书画展展现了百年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大致勾勒出了20世纪的岭南派、京津派、海派,三大画派各呈千秋的画风。□文/图 新疆都市报记者 马雪娇
大师风采
此次展览的作品几乎都是名家之作,有徐悲鸿、陈师曾、王一亭、溥儒等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的先河人物;也有邓尔雅、何香凝、高剑父、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黄君璧、关良等一大批成就斐然的广东籍艺术家;还有谢稚柳、陆俨少、启功、徐邦达、吴冠中等诸多现当代艺术名家。这些大家之作几乎勾勒出了二十世纪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面貌。
在众多名家的作品中,最受关注的当属徐悲鸿的《柳鸦图》。这幅《柳鸦图》纵105.6厘米,横34.3厘米,画面布局简练,结构疏朗开阔,设色简单明了,寓意深刻。无数条长长的柳丝从画面顶部垂下,延伸到画面底部。
画面下方,一只乌鸦体态轻盈,正舒展双翅,惬意穿行于柳丝之间。苍劲的柳枝衬托出柳条的轻盈,而柳树的静默又突出了乌鸦的动感。整幅画面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而京津派代表人物陈衡恪的《秋塘冷趣图》则笔力遒劲,风骨俊逸。这幅以秋日荷塘为主题的画作简朴大方,以空衬实,大胆留白,寥寥数笔便勾勒出由荷梗、荷叶、莲蓬、水鸟、游鱼组成的荷塘秋景,处理得繁而不乱。笔墨挥洒间,一种生命的坚韧便流动在画面之上,同样也吸引了不少市民。
何香凝色彩古艳雅逸、意态生动的《虎啸图》,岭南派创始人高剑父的《菊花草虫图》以及海派代表人物王震的《执花人物》也颇受欢迎。另外,此次书画展上还有一幅郭沫若的书法作品《家乡风物诗》,笔墨洒脱、韵味无穷,在众多精品中也极具吸引力。
艺术盛宴
世界著名艺术史学者贡布里希曾说:“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正是这些艺术家们对书画艺术的挚爱之心与奉献之诚,让我们可以在今天站到这些作品前,去享受古典艺术带来的美感。记者了解到,此次画展参观人数保持在平均每天1600人次。
记者在展厅看到,很多书画爱好者都拿着宣纸、笔、墨,在大师名作前席地而坐,挥笔临摹。记者采访了正在临摹孙其峰《花鸟图》的书画爱好者关懿晨,他说:“很少有机会这样近距离欣赏与临摹大师的真迹,对于书画爱好者来说,这就是一场艺术盛宴!”
带着学生前来观看画展的美术老师任玉珍告诉记者:“平时上美术鉴赏课,都是用语言去给学生们讲述大师作品的精华所在,总觉得有点空洞。现在,可以让他们亲自体验到大师作品的艺术魅力,更能激发学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