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地方动态 >> 正文
韩系画廊缘何退出中国艺术市场

  2007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巅峰之年,外资艺术机构、画廊相继进入,阿特塞帝、昌阿特、阿拉里奥等画廊作为韩系画廊的佼佼者开始扎堆入驻。其中,阿拉里奥画廊的影响力最大,该画廊的创始人是韩国商人、世界排名前50的收藏家金昌一先生。2005年,阿拉里奥于中国北京成立它的第一家分支,建筑面积2290平方米,最初拥有三个展览空间。这为中国的艺术家提供了举办博物馆级展览的机会。好景不长,金融危机之后韩系画廊低调了许多,昌阿特、阿特塞帝相继离去,2013年伊始,本以为要进驻798艺术区的阿拉里奥画廊,也最终选择撤离中国。韩系画廊缘何退出中国艺术品市场?人们开始反思现象背后的种种原因。

  对韩系画廊集体中国“退市”的现象,艺评人陈晓峰认为:在北京建立辐射亚洲和欧美的艺术市场,这种画廊战略从一开始可能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北京空间的李苏桥认为,成本与资源是外资画廊在国内的最大困难。比如草场地、798,租金一直在增长,员工的工资也是增加的,这样就造成了经营规模和运营成本的增加,这是给画廊带来的第一个困难。

  说起北京阿拉里奥撤离的原因,阿拉里奥画廊的复负责人金秀炫解释说,年初的时候,阿拉里奥画廊总部决定减少分店的数量,在市场好的时候再作新的打算。此外,总部在韩国有计划做美术馆,也是撤离原因之一。金秀炫表示,租金的问题、运营高成本、高人工成本,不是主要的原因。“金融危机以来艺术市场一直没有恢复。画廊一直在做大牌艺术家,现在大牌艺术家这个时代已经结束,青年艺术家的发展还需要时间等待。cDn-Www.2586.waNG要支撑这个过程就显得很艰难。”(文/艺术市场研究中心海鹏)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